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法院受理案件的數量與日俱增,有限的司法資源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數量眾多的小額訴訟案件耗費了大量的司法資源。為了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權益,需要科學設計小額訴訟制度,實現高效與便民的統一。
“小額”試點 訴訟提速
自2011年4月以來,90個基層法院開始試點
2011年5月20日,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北京萬勝全物業管理中心訴北京光華五洲紡織集團公司合同糾紛案,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給出了判決書,被稱為“北京小額訴訟第一案”。
萬勝全物業是一家接受委托從事物業管理的國有企業,由于服務對象中的一些企業經營不善,萬勝全物業成立不久就被各種欠款所拖累,欠款總額最高時達1000多萬元。無奈之下,公司2009年成立了訴訟組,專門負責通過訴訟清欠。劉娜成了訴訟組的一員。
“從前為了要這些欠賬,我平均一個月要跑七八趟法院,一個案子少則一兩個月,長的一拖就是一兩年。”劉娜說。
在此案審理過程中,法官用15分鐘就將法庭調查、質證進行完畢。雙方對證據和訴求均不存在異議,法官在審理中又將法庭辯論和最后陳述環節省略。最終經過10天的異議審查期,被告代理人郁軍平來到北京豐臺法院右安門法庭,當場交付了所欠原告的供暖費9600元。
在最高人民法院今年下發的《關于部分基層人民法院開展小額訴訟試點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當事人起訴的案件如果是法律關系單一,事實清楚,爭議標的金額不足1萬元(經濟發達地區可以不足5萬元)的民事案件時,適用小額訴訟。
小額訴訟由一名審判員獨任審理,從立案之日起一個月內審結,不得延長審限,一審終審。當事人對于人民法院適用小額訴訟作出的判決不服,可以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10日內向作出判決的審判庭提出異議申請。
“小額訴訟一裁終局,便捷、省時,真正減輕了我們當事人的訴累”。劉娜說,“我僅僅來了三趟法庭,就了結了4起案子,給公司拿回了3萬多元的欠款。”
事實上,自2011年4月中旬以來,全國90個基層人民法院就先后開展了小額訴訟試點工作,一批事實清楚、法律關系單一的小額訴訟在十多天甚至一兩天內就被審結。
“小額訴訟試點是在我國穩步推進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根據基本國情和司法審判實踐經驗,借鑒國內外民事訴訟立法與實踐成果,特別是小額訴訟立法經驗,能動適用現有法律規定的產物,是更深層次民事訴訟機制創新的組成部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奚曉明曾對小額訴訟作出這樣的評價。
2011年10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分組審議了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小額訴訟”的進一步完善也被提上日程。根據草案,“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標的額人民幣五千元以下的民事案件,實行一審終審”。這條規定一經公布,便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一審終審 如何保質
學者關注當事人權益的保障
“小額速裁解放了我們。”北京市豐臺區右安門法庭庭長李明霞感慨。據李明霞介紹,右安門法庭共有9名法官,近5年來,該庭法官每年人均審結民事案件447件,還不包括調研、歸檔等任務,工作量之大難以承受。
從2010年開始,法院引入了速裁機制,專門設立了訴訟提速窗口,但實際上還是簡易程序,每個審理階段都非常完整。現在的小額訴訟審理和傳喚方式可以更加靈活,一個月必須結案,而且一審終審,減少了許多訴累。
事實上,小額速裁更多的是方便了當事人。
“我每個月都要跑法院五六回,這案子遲早要結,選擇小額速裁,我就能少跑幾回,還能省一半的訴訟費。而且這種官司我們一般也不會上訴,所以我愿意放棄上訴權。”北京光華五洲紡織集團公司代理人郁軍平說。#p#分頁標題#e#
“小額訴訟實行一審終審是現行民訴制度的重大變革。”北京市豐臺區法院民一庭庭長趙旭東表示,“一審終審判決了就發生法律效力,如果錯了,過去可以二審糾錯,現在不行了。如何保證當事人的訴權?這就要從程序上保障當事人訴訟的選擇權。”
最高人民法院規定,在審理過程中,當事人雙方如果反悔,可以適用普通程序審理。對判決不服的,還可以提起異議審查。即便如此,許多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專家學者認為,關于一審終審及其當事人權益的保障,目前的草案還需要進一步商榷。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任茂東認為,“一審終審”不利于保護當事人權益,不能因為標的額小而剝奪當事人的上訴權。應該在訴訟中引入當事人選擇的制度,當事人同意一審終審的,則適用一審終審。如果對此類案件適用一審終審,那么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國民事訴訟兩審終審制。
全國人大代表劉玲認為,由于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民事案件沒有加以明確,容易使看似簡單實為復雜的案件一審終審,使敗訴人失去了上訴的救濟途徑,最終會導致司法不公。
“如何將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保障落到實處,并避免對小額訴訟程序的變相強制適用,有待于在試點過程中進一步調研和探索。”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軒說,“同時,小額訴訟與現有普通程序、簡易程序的整合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僅要避免各程序之間因分工不明、界限不清而造成適用上的不便,還要防止各程序之間因整合不嚴謹而造成法律漏洞。”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叢斌認為,“小額訴訟可以根據民訴法規定的先行調解原則來采取救濟手段,沒有必要在程序法中改變國家的訴訟制度。值得提醒的是,我國訴訟制度是嚴格的兩審終審制,小額訴訟的一審終審很可能會使分則法條和總則條款發生沖突。”
小額標的 是否普適
學者表示標準應當因地制宜
在最高人民法院下發的《指導意見》中,標的金額是不足1萬元(經濟發達地區是不足5萬元)。但在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中,將5000元作為標的金額,收緊了邁出的步子。
浙江鄞州法院小額速裁庭庭長朱銀春認為,“對小額訴訟標的額進行限定是有必要的,但由于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立法上限定5000元,缺乏可操作性。”
任茂東認為,“只以標的額是否達到5000元來決定是否適用小額訴訟,這不利于非財產性案件和疑難案件的公正審理。有些案件的標的涉及財產,但主要民事法律關系并非財產,比如婚姻案件、人格權案件。這些案件不宜以金錢數額來衡量當事人的權益,也不宜適用一審終審。”
任茂東補充說,“以5000元為基準來設定案件的終審制極有可能影響低收入群體的權益保障。5000元在東部地區可能是小額,在西部地區可能就是大額;在城市可能是小額,在農村可能就是大額。因此,在制定標準時,還需要綜合考慮我國東西部差異和城鄉差別。”
全國人大代表劉玲也表示,“由于全國只適用一個標準5000元以下,不利于經濟發達地區法院實行案件分流。”劉玲建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確定標準。
另外,有學者表示,草案關于小額訴訟的這個規定,使立案法官只能根據原告主張的請求標的額、事實情節等進行形式上的審查。而事實上,案件審理的難易程度并不能完全按照標的額的大小來衡量,標的額小的不一定容易審理,標的額大的可能還容易審理。為此,小額訴訟的構建應當同其它訴訟程序一樣,必須解決適用范圍、管轄和審判機構、案件受理后的調解以及開庭程序和審判結果的救濟等問題。只有對這些問題予以整體考慮才能制定出完善的制度。
小額訴訟,簡易而不簡單,能否達到節省司法資源、保護當事人權益的效果,仍需接受實踐的檢驗。#p#分頁標題#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耳他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5)[失效]
1975-01-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確認195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關于買賣兒童、兒童賣淫和兒童色情制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
2004-04-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1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確定三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3-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