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農業部、國家教委、財政部、廣播影視部、林業部、人事部、
勞動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國務院扶貧開發辦《關于進一步辦好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保證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村經濟水平和農民收入再上新的臺階,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狠抓科教興農,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農村
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及各地各級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從我國農村的實際出發,運用廣播、電視等現代傳播手段實施教學,打破了時空限制,為農村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學習科技文化知識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彌補了我國農村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資源的不足,為農村培養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各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農業廣播電視教育的特點和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繼續積極支持辦好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使之在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國務院辦公廳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九日
關于進一步辦好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意見
國務院:
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以下簡稱農廣校)是為適應農村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于1980年創建的。農廣校運用現代傳播手段實施教學,打破了時空限制,方便了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彌補了農村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資源的不足,為多快好省地培養初、中級農業技術人才,全面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開辟了一條新路。截止1996年,農廣校累計招收中專生280萬人,畢業107.6萬人;培訓“綠化證書”學員和多科結業生200萬人;開展實用技術培訓2000多萬人次。目前,農廣校已形成包括1所中央校、38所省級校、309所地級分校、2273所縣級分校、2萬多個基層(鄉鎮)教學班的五級辦學體系;有專、兼職辦學人員5萬人,在校生90萬人;設有種植、養殖、經濟與管理、農業工程四大門類37個專業,成為我國農村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力量。10多年來,在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各聯合辦學單位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央農廣校及各地各級農廣校為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進一步辦好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今后農廣校的發展目標和任務
黨的十五大提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在很大程序上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全面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是大力推進科教興農,促進農業向商品化、專業化、現代化轉變的重要途徑。在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進程中,農廣校要以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為己任,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信息技術手段,發揮體系網絡優勢,促進教育與經濟的結合,更好地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服務。其發展目標和任務是:
?。ㄒ唬┌l揮電化教學優勢,加速培養人才。
農廣校要根據廣大農民渴望科技文化知識的多層次需要,把開展中專學歷教育與實用技術培訓結合起來,把成人教育與參與初、高中畢業生分流結合起來,逐步實行學歷文憑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重制度,以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使職前、職后教育相銜接,加快培養農村人才的步伐?!熬盼濉逼陂g,計劃培養中專學歷畢業生80萬人,培訓“綠化證書”學員200萬人,成人高等教育自考助學10萬人,開展實用技術培訓1000萬人次;下個世紀前10年,計劃每年招收中專學歷生30萬人,“綠化證書”學員50萬人,成人高等教育自考助學5萬人,使在校生規模穩定在150萬人左右。
(二)實施科教興農,普及科學技術
農廣校學員大部分是青年人,他們有文化,懂技術,扎根基層,不僅是當前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生力軍,而且是今后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要充分發揮農廣校學員數量多、分布廣、帶動力強的優勢,組織他人們參加各種專業協會、技術研究會等,開展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推廣優良品種和農業科學技術,舉辦各種實用技術培訓班,更好地發揮農廣校學員“傳、幫、帶”的作用。要堅持農科教結合,農廣校應與各類農業科研、技術推廣機構和服務體系以及農場、企業進行協作或合作,加快科教興農和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要鼓勵和引導學員參與“雙學雙比”和“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參與“豐收計劃”、“星火計劃”、“菜籃子工程”、“種子工程”、“林業生態工程”、山區綜合開發和糧棉等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熬盼濉逼陂g,農廣校要組織100萬名學員,帶動1000萬個農戶掌握生產致富的實用技術,使他們率先達到小康生活水平。
(三)培訓農村基層干部,為基層組織建設服務。
農廣校的教育層次適合農村基層干部的文化基礎,辦學形式適合村干部不離鄉、不離崗參加學習的實際需要,在培訓農村基層干部方面具有很大優勢。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自治區的黨委組織部門與政府農業部門聯合,利用農廣校有計劃地對農村基層干部進行中專學歷教育?!熬盼濉逼陂g,農廣校要繼續配合黨委組織部門、政府人事部門和農業部門,加大培訓力度,培訓50萬名村干部使其達到中專文化程度;到2010年,培訓村干部200萬人。
?。ㄋ模┟嫦蚶仙龠吀F地區,積極參與扶貧攻堅。
到本世紀末基本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是黨中央、國務院既定的戰略目標,是全黨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農廣校學員扎根農村,在扶貧開發中大有可為。要發揮農廣校的優勢,支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辦好農廣校,大力開展智力扶貧。貧困地區的農廣校還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把學員組織起來,深入開展“科技進山”、“下村入戶”、“扶貧幫困”等活動。農廣校要把扶貧開發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大力開展科技培訓,推廣實用技術,扶持科技型支柱產業,幫助農村貧困人口解決溫飽問題。
?。ㄎ澹﹫猿纸虝?,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農廣校既是傳播科技文化知識的重要基地,也是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前沿陣地。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進一步強化學校教書育人的作用,把對農民進行文化教育與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把傳播科技文化知識與反對封建迷信活動結合起來?!熬盼濉逼陂g,農廣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設一些有利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課程,加強對學員和農民的宣傳、教育。
二、辦好農廣校的政策措施
農廣校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已成為我國農村教育和農技推廣戰線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農廣校辦學形式特殊,辦學工作社會性強、牽涉面廣、難度較大,而學?;A又比較薄弱,因此,需要各級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級人民政府要把辦好農廣校作為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一項重要措施,納入當地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發揮各聯合辦學單位的作用,及時研究、協
調解決學校在改革、發展及建設中的重要問題,使行業、部門之間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促進農業廣播電視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各級主管部門要重視對農廣校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做到思想上入位,領導上定位,工作上到位。各有關部門要從政策上支持農廣校的發展,鼓勵廣大農村青年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青年參加農廣校學習,把農廣校作為培養村干部的重要渠道,把參加農廣校學習作為初中、高中后教育分流的重要途徑,進一步發揮農廣校和廣大學員在科教興農中的作用。
要根據農廣校的特點,切實解決教職工在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生活和工作待遇、住房等方面的實際問題,以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安心本職工作。
(二)增加投入,改善條件。
各地要根據現行財政體制,本著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分級負擔的原則,把農廣校的辦學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要多渠道籌集辦學資金。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統籌安排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經費時,應盡量增加對農廣校辦學的投入。國家扶貧資金中的培訓經費,可用于支持在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各種農業投資項目中,凡有培訓內容的,一般應依托農廣校并列入實施計劃?!熬盼濉逼陂g,農業部計劃重點支持建設100所育才興農示范學校。各地也應結合當地的實際,相應增加投入,特別是加強省、地、縣各級學校的辦學基地、電教設備、交通工具和實習場所等基礎建設。
?。ㄈ┙∪k學體系,促進學校健康發展。
要按照國家教委、農業部等部門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本著有利于發展教育事業的原則,健全辦學機構,落實教學人員。要加強農廣校的正規化建設,對已評估、驗收合格的學校,實行政事分開,按照成人中專學校進行規范化管理。評估、驗收尚不合格的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爭取盡快納入成人中專學校進行管理。要加強對辦學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選拔德才兼備、事業心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干部擔任校長,配備團結務實、有戰斗力的領導班子,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辦學人員隊伍,促進學校的健康發展。
以上意見如無不妥,建議批轉各地區、各部門執行。
農業部 國家教育委員會
財政部 廣播電影電視部
林業部 人事部
勞動部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共青團中央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國務院扶貧開發辦
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