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政發〔2012〕22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
《衢州市創新型企業認定與管理辦法》已經市政府第2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
衢州市創新型企業認定與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深入實施“創業創新、富民強市”總戰略,加快衢州市創新型企業隊伍建設,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特有文化內涵、持續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發揮創新型企業在創新戰略、技術創新、品牌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推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中的示范、引領與帶頭作用,促進和推動廣大企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大幅度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具有衢州特色的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根據《浙江省創新型企業建設與管理辦法》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市級創新型企業由市科技行政部門歸口管理,市財政、經信、發改、質監、人力社保等相關部門協同做好組織和指導,并根據各自職能,加大對創新型企業建設的支持力度。
第三條 本辦法主要針對市級創新型企業的建設與管理,縣級創新型企業的建設與管理,由各縣(市、區)參照本管理辦法制定、實施。
第二章 認定條件
第四條 申報創新型企業必須是符合產業發展導向,以技術進步和高素質勞動力為根本的發展驅動力,以持續的自主創新能力為基本的發展路徑,以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獲取市場競爭優勢,具有顯著的行業帶動力的企業。應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一)在本市注冊、具有法人資格的獨立核算企業,原則上應是市級及以上各類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農業科技企業、專利示范企業或重點骨干企業,企業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社會責任感強。
(二)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及盈利能力。近3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2000萬元,注重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新產品、新服務或采用新工藝帶來的銷售收入占當年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0%以上。屬于成長型科技企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范圍的企業,可以適當降低此項要求。
(三)建有市級及以上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和各類科技創新載體,擁有較強的創新研發和管理團隊,有較完善的創新激勵機制,并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穩定的技術合作關系,直接從事研究與開發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0名。
(四)建立有利自主創新的企業財務制度和統計核算體系,用足用好鼓勵企業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切實增加研發經費的投入,企業最近3年研究與開發經費占企業銷售收入比例不低于3%。
(五)具備健全的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品牌戰略,具有較高的知識產權意識、較完備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和制度。企業至少擁有1項發明專利或3項其他知識產權(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權),同時還需至少滿足下列3項條件中的1項:
1.近3年內擁有1項市級科技進步獎及以上的科技成果;
2.近3年內主持或參與制修訂1項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或近3年采用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并通過質檢部門確認的;
3.擁有1項市級及以上名牌產品或著名(馳名)商標。
(六)重視創新企業文化建設,積極推進“兩創”文化進企業活動。企業職工培訓制度完善,按職工工資總額的2%以上提取企業職工培訓經費。弘揚企業家敢為人先、敢冒風險、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提高企業職工的科技素養和創新意識,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引導全員創新;提倡求真務實的精神,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保護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第五條 近3年內企業沒有重大的安全、環保、衛生、勞動、納稅、信貸、統計、質量、知識產權等不良記錄。
第三章 程序與管理
第六條 創新型企業實行常年受理、年底一次認定的辦法。申報企業自愿填寫《衢州市創新型企業申報書》,經所在的縣(市、區)科技局或市開發區、高新園區審核后報市科技局,市本級園區外企業可直接申報。
第七條 市科技局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并對申報企業進行現場考察后,提交市創新型企業評審委員會評審。市創新型企業評審委員會由市科技局聘請有關部門領導及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主任由市科技局局長擔任,副主任由市科技局分管副局長擔任,評審委員會負責對初審和現場考察通過的企業進行評審。
第八條 市科技局根據市創新型企業評審委員會的評審結果,提出擬認定市級創新型企業名單,在衢州政務網和衢州科技信息網上公示無異議后,報請市政府批準行文公布,并以市政府名義頒發“衢州市創新型企業”牌匾。
第九條 建立創新型企業考核和動態管理制度。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辦法,從創新資源、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和創新管理等方面對創新型企業進行考核。每兩年考核一次,對考核不合格的企業,第一次予以黃牌警告,連續兩次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衢州市創新型企業稱號。
第十條 企業在有效期內發生重大的安全、環保、衛生、勞動、納稅、信貸、統計、質量、知識產權等事件,且被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的,取消其衢州市創新型企業稱號。被取消衢州市創新型企業稱號的企業,2年內不得重新申報。
第十一條 建立企業信息報送制度。企業應定期向市科技局及有關職能部門報送企業發展中的有關信息。企業發生更名、重組等重大調整的,應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市科技局備案。
第四章 激勵措施
第十二條 市財政設立市創新型企業獎勵資金。被認定為市創新型企業屬于市本級的,由市財政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勵;屬市轄區的,按市屬企業獎勵標準予以一次性獎勵,獎金由市、區財政各承擔50%;屬于縣(市)的,可由各縣(市)參照市本級政策予以獎勵。
第十三條 大力支持創新型企業發揮引導、示范作用。
科技部門應優先支持或推薦上報創新型企業申報的各類科技項目,支持有條件的創新型企業建設各類研發機構和創新載體,在公共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上應注重充分發揮創新型企業的骨干作用。
財政稅務部門應進一步引導和鼓勵創新型企業增加技術開發投入。
金融機構應優先對創新型企業的自主創新項目給予信貸支持、提供保險服務。
其他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企業自主創新的保護,鼓勵和支持創新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實質性采用國際、國外先進標準,加快與國際、國外先進標準接軌。
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應重點向創新型企業傾斜,支持其培養領軍人才和形成創新團隊。
第十四條 申報省級、國家級創新型示范(試點)企業的,原則上從市級創新型企業中推薦。被確定為國家、省創新型企業的,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五條 本辦法具體應用問題由市科技局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30日后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2013修正)
2013-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2011-04-22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于07年預算執行情況與08年預算的決議
2008-03-18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畢鳴岐國民事糾紛被訴法院可否傳喚問題的答復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依托電子政務平臺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2009-11-10國務院關于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
2009-0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職責的通知
2009-02-03國務院關于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的批復
2007-12-31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2007-12-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血吸蟲病傳染源控制工作的通知
200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