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實施辦法
(1998年8月13日市人民政府第八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
第一條 為了促進殘疾人勞動就業、保障殘疾人的勞動權利,根據《長春市殘疾人保障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各類經濟組織(以下簡稱各單位)均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凡符合法定就業年齡、有一定勞動能力、生活能夠自理、本人有就業要求的持有本市常住非農業戶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無業殘疾人,為本辦法規定的按比例安排就業的對象。
第四條 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勞動就業及保障金收取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市、縣(市)區殘疾人聯合會受本級人民政府委托,組織實施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
縣(市)區殘疾人聯合會所屬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具體負責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
第五條 各單位應當按照不低于本單位上年度在職職工總數1.6%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按比例計算不足一人的單位,應當至少安排一名殘疾人就業。安排一名盲人就業,按安排二名殘疾人就業計算。
第六條 安排殘疾人勞動就業,實行本人自愿、就近就地安排的原則。各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可以接受當地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推薦,也可以直接向社會招收。在同等條件下,用人單位職工直系親屬中的殘疾人應當優先錄用。
第七條 殘疾人上崗前,單位與殘疾人簽訂的勞動合同書和招聘手續等,經勞動、人事行政部門審批后,用人單位同時報同級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備案。
第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錄用的殘疾人的職業技能和身體狀況,為其安排適宜的工種和崗位,并提供適合其身體狀況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第九條 用人單位在職工的轉正、晉級、住房分配、職稱評定、勞動報酬、勞動保護、勞動保險和表彰獎勵等方面,都不得歧視殘疾人職工。
第十條 殘疾人職工所在單位不得非法開除、辭退殘疾人職工或者解除與殘疾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
第十一條 企業在實行勞動組合或關閉、停業、合并以及破產的過程中,應當妥善安排殘疾職工的工作和生活。
第十二條 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規定比例的單位,應當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照規定的應當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數量,與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數量的差額,依據上年度本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上年度本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乘以單位應當安置的殘疾人數減去已安置殘疾職工數)。
第十三條 各單位應當在每年的年末之前,向所在地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報送本單位當年在職職工人數統計表和殘疾職工花名冊。不得弄虛作假。
第十四條 縣(市)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根據上年度的勞動工資統計報表和經過核定的再職殘疾人職工情況,確定交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單位和交納的數額,向應當交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單位發出《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繳款通知書》。
第十五條 企業交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從管理費用中列支;機關、團體和事業單位單位交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從單位預算經費包干結余或收支結余中列支。
第十六條 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因經費困難,企業因政策性虧損等原因,確需減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由單位提出申請,經同級財政部門會同殘疾人聯合會審批后,可以給予減免。
第十七條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由縣(市)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收取,其中,各城區(含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凈月潭旅游經濟開發區)應當將收取的殘疾人 保障金按15%的比例,縣、市(含雙陽區)應當將收取的殘疾人保障金按10%的比例上繳市殘疾人聯合會。上繳部分主要用于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的事項。
第十八條 收取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必須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收據,并加蓋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印章。
第十九條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專項用于下列開支:
(一)補貼殘疾人職業培訓費用;
(二)有償扶持殘疾人集體從業或個體經營;
(三)獎勵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單位和為安排殘疾人就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
(四)經同級財政部門批準,補助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的經費開支;
(五)經同級財政部門批準,用于殘疾人就業工作的其他開支。
保障金必須按照上述規定用途使用,任何部門不得平調或挪作他用。
第二十條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預算外資金進行管理,實行財政專戶儲存,計劃管理,嚴格審批,專款專用。“保障金”年終結余結轉下年安排使用。
第二十一條 縣(市)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收支管理,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第二十二條 對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門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第二十三條 對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未交納和未足額交納的,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委托本級殘疾人聯合會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對逾期不交的部分按日加收5‰的滯納金。
第二十四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逾期不申請復議,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做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五條 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各部門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弄虛作假、濫用職權的由本單位或者有關主管部門予以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由市殘疾人聯合會負責組織實施。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2018修正)
2018-10-26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1994-5-12修正)
1970-01-0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經濟特區法規適用區域問題的解釋
1995-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1996-03-1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已修定]
1993-12-29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