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政〔2007〕32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各管理區、開發區,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
信陽市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責任追究暫行規定》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信陽市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責任追究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嚴肅行政紀律,保證政府投資項目建設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及有關法規、規章,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信陽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國家公務員,以及本市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需要給予責任追究的,分別由主管單位、任免機關或者行政監察機關決定。
前款規定以外的本市其他國家工作人員違反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需要責任追究的,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的政府投資項目(包括試行政府投資代建制的建設項目),主要是指:
(一)市級財政綜合預算安排(包括市級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和上級專項補助資金的項目;
(二)政府性負債的公共項目;
(三)地方財政擔保的國債轉貸、國際金融組織
貸款和外國政府貸款中用于政府性投資的非經營性項目;
(四)以國有資產或國有產權置換方式安排的項目;
(五)其他財政性資金安排的項目。
第四條 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責任追究,是指監察機關對在政府投資項目建設中有監管不力、玩忽職守、失職瀆職、違反管理程序等行為的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以及責任領導、直接責任人員和建設業主單位、項目主管部門的責任領導、責任人員追究相應的行政責任。
第五條 政府投資的重大項目實行信訪評估制度。重大項目實施前,由項目使用單位的主管部門牽頭,組織邀請各方面的專家和專業人士,向涉及的群眾代表及相關的部門征求意見,根據群眾的呼聲和要求,協調各方面利益,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評估并向決策機關出具評估報告。
第二章 責任追究的內容
第六條 政府投資項目計劃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接受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建設項目的實施,應根據年度投資計劃實行項目預安排管理,預安排項目,原則上從項目儲備庫中選取。未列入年度計劃而又急需建設的應急項目,經市政府研究決定組織實施。
政府投資項目由市財政投資評審中心進行費用評審后組織實施。
第七條 市項目審批部門及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
(一)違反規定批準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的;
(二)未嚴格審查核定政府投資項目總概算的;
(三)對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重大,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審批前未向社會公開,征求公眾意見的;
(四)對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執行情況稽察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
(五)其他違規行為。
第八條 市財政等相關部門及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
(一)未對政府投資項目的資金來源進行嚴格審核的;
(二)未嚴格審核政府投資項目工程造價預算,高估冒算,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
(三)未按項目投資計劃和建設進度撥付建設資金的;
(四)未按規定嚴格審核、審批工程變更的;
(五)未嚴格審核工程結算和竣工決算的;
(六)其他違規行為。
第九條 市招標投標管理部門及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
(一)未按規定嚴格審查招標文件資料,導致不符合招標條件的項目進行交易的;
(二)對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交易活動過程監管不力,導致招投標結果顯失公正、公平的;
(三)對交易活動中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未能及時有效地進行制止、糾正的;
(四)工作人員在交易活動中違反交易操作規程,故意泄露交易秘密,或者私下接觸投標人、中介代理人的;
(五)其他違規行為。
第十條 市行業主管部門及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
(一)未按規定嚴格審查施工圖設計而批準施工許可的;
(二)發現施工單位違法轉包、違法分包、掛靠不予制止或糾正的;
(三)發現安全生產隱患不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安全生產重大責任事故的;
(四)其他違規行為。
第十一條 建設單位及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
(一)違反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程序建設的;
(二)在政府投資項目前期的
拆遷、評估等工作中弄虛作假的;
(三)依法應實行公開招標的建設工程未實行公開招標的;
(四)依法應當納入工程總承包,肢解分包的。
(五)未經批準擅自提高建設標準、擴大投資規模,設計、施工變更不按規定程序報批,單項設計或施工變更超過
工程合同總造價3%以上或金額30萬元以上的;
(六)未經竣工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即交付使用的;
(七)其他違規行為。
第十二條市審計部門及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
(一)隱瞞審計查出的財經違法違紀事實的;
(二)未按規定出具審計報告或作出審計決定書的;
(三)未嚴格審計項目概算執行情況和項目竣工決算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其他違規行為。
第十三條 項目竣工驗收相關部門及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
(一)未認真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政府投資項目進行竣工驗收,或者對不具備竣工驗收條件的政府投資項目組織竣工驗收的;
(二)在項目竣工驗收過程中發現有擅自超過批準的建設規模,擅自提高或降低建設標準或改變資金用途等情況,予以通過驗收的;
(三) 其他違規行為。
第十四條 咨詢、評估、設計機構及其執業人員在對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進行咨詢、評估、設計時弄虛作假,或者提供結論意見嚴重失實的,依照國家或者地方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三章 責任追究的組織實施
第十五條 符合責任追究情形的,根據情節,按以下方式實施責任追究:
(一)情節較輕的,由市監察局下發《監察建議書》或《監察決定書》進行整改;
(二)情節較重的,由市監察局發文通報批評;
(三)情節嚴重的,根據黨紀政紀規定給予處分;
(四)造成嚴重后果和不良影響或者給國家、集體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除追究直接主管人員的責任外,還應根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有關規定,追究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政府投資項目發生重大質量事故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第四章 附 則
第十七條 本規定自2007年11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