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財政局等部門關于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杭政辦函〔2008〕353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經委擬訂的《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實施。
二○○八年十月十六日
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市財政局 市發改委 市經委
(二○○八年九月十八日)
為促進社會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有效緩解資源和環境壓力,推動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杭州市“十一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杭政辦函〔2006〕196號)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我市工業循環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杭政函〔2005〕211號)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辦法。
一、資金來源及用途
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由市財政局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技術先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好的節能、節水、節材技術的開發與利用;
(二)具有示范意義的廢物、廢氣、廢水等的資源化利用,電子廢棄物等資源化利用技術、污染物減排技術、綠色再制造技術的開發與利用;
(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開發與利用;
(四)節能和循環經濟成效顯著單位以及清潔生產試點企業的獎勵;
(五)列入省、市循環經濟示范工程的項目;
(六)經市政府確定支持的循環經濟項目。
二、申請條件
申請專項資金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在杭州市范圍內辦理工商登記、稅務登記的企事業單位;
(二)申請企業和單位必須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且管理規范、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體系健全;
(三)申請的項目原則上應是上年度預報計劃、本年度列入計劃并已在杭州市范圍內實施完成的循環經濟建設項目,項目中含自主研發費用的必須按規定比例分攤且單獨設賬進行核算;
(四)循環經濟示范工程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以及我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具有明顯的循環經濟特征,對發展全市循環經濟具有示范作用。
同一項目已獲得市級財政其他資助的,不再重復資助。
三、資助和獎勵標準
(一)對第一條中的(一)、(二)、(三)類項目,其投資額在40萬元以上、節約率達到5%以上的,根據項目的先進性程度和實際完成投資額進行資助:一般項目按照投資額的10%予以資助;列入省、市重點節能工程的項目按照投資額的12%予以資助;屬自主創新的知識產權項目,經專家評審確認,已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且效果特別顯著的,按照投資額的15%予以資助。
單個項目的資助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二)經考核達到循環經濟示范標準的項目,給予5—20萬元的獎勵。
(三)對按照《
浙江省經濟貿易委員會浙江省環境保護局關于印發浙江省清潔生產審核驗收暫行辦法的通知》(浙經貿資源〔2005〕643號)的要求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驗收,且節能降耗、減污效果顯著的企業,根據得分高低進行獎勵:獲得95分(含)以上的項目給予5萬元獎勵,獲得90分(含)—95分的項目給予4萬元獎勵,獲得85分(含)—90分的項目給予2萬元獎勵。
(四)按照國家和省、市政府的要求,對節能和循環經濟成效顯著的單位給予最高不超過4萬元的獎勵。
(五)對完成電平衡測試、整改后取得明顯節電效果的企業,按企業實際支付的測試費用給予50%的補助。
四、申請與審批程序
(一)專項資金每年申報兩次。市級單位向市經委、發改委、財政局申請,其中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770”工程項目(即“七個一批”和70個重點項目)單位向市發改委、財政局申請,其他項目單位向市經委、財政局申請;區、縣級企業和單位向所在地經發局(經貿局、發改經濟局)、財政局申請,經初審同意后報市經委、市發改委和市財政局。
(二)申請專項資金的企業和單位,應提交以下材料:
1.杭州市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申請表;
2.項目投資財務清單及有關憑證復印件和項目總結報告;
3.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及章程(復印件);
4.企業基本情況表,包括經營范圍、主要產品、生產技術、職工人數等;
5.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產品(技術)
鑒定書;
6.投資額500萬元以上的項目,需分別提供能源檢測機構出具的節能量檢測報告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項目審計報告;
7.財政資助情況說明表;
8.需提供的其他資料。
(三)申請材料由市經委、市發改委和市財政局審核,其中的重大項目和各項目創新程度由技術專家先行評審。根據審核和評審意見,由市財政局會同市經委和市發改委下達循環經濟項目資金撥付通知。
(四)市級企業和單位的資助資金由市財政全額撥付;區級企業和單位(不含蕭山、余杭區)的資助資金,由市財政局按市級企業資助標準的25%安排;蕭山、余杭區及五縣(市)企業和單位的資助資金由市財政局按市級企業資助標準的12.5%安排。各區、縣(市)必須按照規
定安排配套資金。
五、項目資金的使用、監督和管理
(一)建立健全專項資金使用績效跟蹤和考評制度。各企業和單位應按照規定,定期報送資助項目的績效材料。各區、縣(市)相關部門和財政部門應將本地區資助項目的績效評價和總結報送市經委、發改委、財政局。
(二)弄虛作假騙取財政專項資金的,由財政部門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427號)的規定對單位、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理;觸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三)各區、縣(市)相關職能部門應認真審核申報材料。對提供不實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除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外,今后其出具的審計報告不得作為財政資助的依據。
(四)各區、縣(市)政府應確保配套資金及時到位。對配套資金落實情況不到位的區、縣(市),視情暫停直至取消其轄區內企業和單位申請市級財政資助資格。
六、本辦法由市財政局會同市發改委、市經委負責解釋。
原《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財政局市經委關于杭州市工業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杭政辦〔2006〕20號)同時廢止。
附件:1.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申請表(經貿)
2.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項目投資財務清單
3.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申報匯總表(經貿)
4.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項目計劃申報表(200 年)(經貿)
5.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項目計劃匯總表(200 年)(經貿)
6.財政資助情況說明
7.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申請表(200 年)(發改)
8.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申請匯總表(200 年)(發改)
http://www.hangzhou.gov.cn/upload/20081021/20081021_122455021422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