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
上海市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上海市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 (2009—2011年)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為進一步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大鼓勵扶持創業的力度,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本市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滬府發(2009)1號)(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政府促進、社會支持、市場導向、自主創業”的原則,以培育青年、留學生及大學生創業群體為重點,鼓勵支持初創期創業組織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創業;以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為目標,健全政策扶持機制,完善創業服務體系;著力打造創新創業文化,優化創業環境,進一步提升上海自主創新能力,激發城市經濟活力。
二、總體目標和指標界定
(一)總體目標
通過實施本行動計劃,切實幫助一批
勞動者成功創業,并有效帶動本市勞動者就業,實現“6532”的工作目標,即實施創業教育和培訓6萬人,建立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50個,幫助成功創業3萬人,創業帶動就業20萬人,使本市的創業活動進一步活躍,初步建立起本市鼓勵扶持創業的長效機制。
?。ǘ┲笜私缍?
1?創業教育和培訓人數。創業教育人數是指本市高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參加創業教育且不低于18學時的學生人數。創業培訓人數是指參加創業培訓并享受本市有關培訓費用補貼的人數。
2?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指開業園區、經濟園區、科技園區、工業園區、創意園區、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等各種園區。
3?成功創業組織。指本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通過政策扶持或創業服務,幫助勞動者在本市創辦的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民辦非企業單位和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等各種創業組織。(列入統計的成功創業組織數,須為統計年度內符合上述條件開業并存活至年底的創業組織數)。
上述政策扶持是指:
——政策性融資支持(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小額
貸款擔保、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等融資支持)。
——經營場地房租補貼(失業保險基金以及各級財政資金給予的房租補貼)。
——稅費減免和費用補貼(如商貿服務型企業稅費減免、創業培訓費用補貼、開辦費補貼、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費補貼等)。
上述創業服務,主要是指意向創業者在創業前預約專家咨詢,相關部門組織開業專家志愿者、創業導師等為其提供一對一的咨詢指導服務,有完整的服務記錄并成功開業的。
4?創業帶動就業人數。指創業組織吸納本市勞動者就業并辦理用工登記備案手續的人數。
此外,非本市戶籍勞動者在本市創業,帶動本市勞動者就業效果明顯的(原則上每1人創業至少帶動本市6名勞動者就業),并按規定享受過有關政策扶持或創業服務的,納入統計范疇。
三、年度目標和主要措施
(一)2009年目標任務和行動措施
目標任務:創業教育和培訓1.5萬人(其中創業教育1萬人,創業培訓0.5萬人),建立各類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15個,幫助成功創業1萬人,創業帶動就業6萬人。
行動措施:
1?在市促進就業聯席會議制度框架下,建立由分管市領導任組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教委、市科委、市農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市工商局、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統計局、市金融辦、團市委、市工商聯等部門和單位參加,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市促進創業工作小組,加強對本市創業工作的研究和協調,共同推進本行動計劃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推動各區縣成立相應的工作小組。
2?鼓勵推動各區縣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實現每個區縣都設立專項資金或創業引導資金;擴大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的分基金會數量,新增1-2個分基金會;研究整合各部門融資扶持政策的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健全創業融資扶持鏈。(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金融辦等)
3?推動
小額貸款公司的試點工作,全市新增20家左右小額貸款公司,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為試點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加強市區有效聯動,籌建小額貸款公司行業協會。(責任部門:市金融辦等)
4?根據《若干意見》的有關規定,制訂完善小額貸款擔保政策的實施意見,建立小額貸款擔保資金風險補償機制,落實對小額貸款擔保工作突出的金融機構、信用社區的工作經費補助;推進信用社區的創建工作,全市信用社區的比例達到20%以上。(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等)
5?拓寬經營場地范圍,建立15個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出臺宅基地房屋作為創業者自營開辦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的操作辦法,明確宅基地房屋作為經營場所的范圍、條件和程序。(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市工商局、市農委等)
6?建立“創業教育+創業培訓”相結合的教育培訓模式,推動高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將創業教育列入教學培訓計劃,當年開設創業教育的高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達到55家,創業教育人數達到10000人次;加大創業培訓力度,全年創業培訓人數達到5000人次。(責任部門:市教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7?實施“測評、培訓、模擬、見習”的創業能力提升模式,引導意向創業者進行個人創業素質的測評,并開展針對性的跟蹤指導服務;組織各區縣每季度開展一次以創業實務和技能為主題的“菜單式”創業專題講座;啟動創業模擬運作項目的試點工作;發展350家經營較為成熟、社會責任感較強的企業、機構作為創業者見習基地。(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科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8?探索創業注冊登記的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制訂集相關部門為一體的創業“綠色通道”的流程和方案,在有條件的區縣試行。制訂初創期創業組織享受社會保險費補貼、經營場所房租補貼、小額貸款擔保及貼息,以及本市高校畢業生從事農業創業享受專項創業補貼的實施意見。(責任部門:市工商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市農委、市財政局等)
9?初步建成中國(上海)創業者公共實訓基地中的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并實現對創業政策、服務、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建成“上海創業公共服務信息網”,及時發布國家和本市的各項創業扶持政策、辦事流程、創業信息和服務資源等公共信息。(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市委等)
10?引入社會創業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區縣開展購買服務的試點,建立購買服務的標準和辦法,購買服務的領域包括注冊登記代辦、
法律事務、財務記賬等方面。(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11?建立創業市場導向信息發布機制,發布本市適合微小型企業進入的主要行業,以及上海世博會相關行業或項目的創業指導目錄,覆蓋的行業或項目不低于20個;開展市民創業狀況調查,公布當年本市創業狀況和創業市場動態信息。(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統計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12?組織開展開業指導專家志愿者、創業導師的公開招募活動,充實創業指導志愿者隊伍。其中,各區縣開業專家志愿服務分團中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等專家的構成比例達到60%以上。(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市委、市經濟信息化委等)
13?鼓勵推動區縣建立創業者協會、創業者聯誼會等創業者自律服務組織,培養創業者自我管理、自律服務的意識。(責任部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等)
14?在本市主要媒體開設創業宣傳專欄;組織開展各類創業主題宣傳和講座等活動,其中,全市性創業主題咨詢活動不少于3次,創業計劃或創業先鋒的評選活動不少于1次。(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團市委、市工商聯等)
?。ǘ?010年目標任務和行動措施
目標任務:創業教育和培訓2萬人(其中創業教育1.4萬人,創業培訓0.6萬人),建立各類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20個,幫助成功創業1萬人,創業帶動就業7萬人。
行動措施:
1?鼓勵有條件的區縣開展融資扶持政策整合的試點;新增1-2個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的分基金會;逐步增加創業扶持資金的投入,改善創業企業的融資環境。(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經濟信息化委等)
2?繼續擴大小額貸款公司的試點范圍,確保每個區縣都成立1-2家小額貸款公司;發揮小額貸款公司行業協會的作用,促進小額貸款公司的健康發展。(責任部門:市金融辦等)
3?擴大
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的受益面,加強貸后跟蹤、管理和服務等工作,優化貸款質量;繼續加強信用社區的創建工作,使全市信用社區的比例達到50%以上。(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金融辦等)
4?建立20個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引入社會中介機構進入園區提供專業化服務;有效發揮園區孵化創業組織的作用,提高園區創業組織的流動性。(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商局、市農委等)
5?在各高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全面鋪開創業教育。同時,加強創業教育和創業培訓的跟蹤管理,完善創業教育培訓的教材大綱,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創業教育、創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責任部門:市教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6?推廣創業能力提升模式,繼續組織區縣開展創業能力測評和“菜單式”創業專題講座;創業模擬運作項目在全市鋪開;進一步擴大創業者見習基地,完善創業者見習基地的管理辦法。(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科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7?根據各區縣實際情況,開辟創業“綠色通道”,為創業組織提供方便、快捷的開辦服務。(責任部門:市工商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8?積極發揮創業者公共服務平臺服務全市創業者的作用;進一步完善“上海創業公共服務信息網”,提高信息發布的實用性和時效性。(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市委等)
9?進一步拓寬購買社會專業機構服務創業的領域范圍,完善購買服務的工作機制。(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10?進一步擴大政府發布創業導向信息的行業或項目的創業指導目錄范圍;繼續開展年度市民創業狀況調查,發布本市創業狀況和創業市場的動態信息。(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統計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11?進一步壯大創業指導專家志愿隊伍,優化隊伍結構,增加創業指導專家中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等人群的比例;進一步擴大專家指導服務規模,創新服務方式,將創業指導服務延伸至校區、社區與郊區。(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市委、市經濟信息化委等)
12?繼續開展各類創業主題宣傳活動,進一步激發市民創業熱情,弘揚創業精神。(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團市委、市工商聯等)
?。ㄈ?011年目標任務和行動措施
目標任務:創業教育和培訓2.5萬人(其中創業教育1.8萬人,創業培訓0.7萬人),建立各類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15個,幫助成功創業1萬人,創業帶動就業7萬人。
行動措施:
1?逐步擴大區縣整合各項融資扶持政策的試點范圍,完善建立起覆蓋不同群體、不同階段、不同行業的創業融資扶持鏈。同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基本建成覆蓋全市的工作網絡。完善小額貸款擔保工作的運作機制,全市信用社區的比例達到80%以上。(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金融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2?繼續建立15個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基本實現每個園區都有比較完善的創業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創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機制,積極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和輻射功能;擴大創業指導的行業范圍,使創業指導目錄基本覆蓋本市適合微小型企業進入的行業,滿足各行業創業者的需要。(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商局、市農委、市統計局等)
3?進一步推動區縣建立購買社會專業機構服務創業者的機制,繼續拓寬社會化服務領域;加強創業指導志愿隊伍建設,優化隊伍結構,完善服務模式,提高專家咨詢指導的實效性;加大建立創業者自律組織的推進力度,全市19個區縣都成立創業者自律服務組織;研究完善政府公共服務、社會專業服務、專家志愿服務和創業者自律服務共同促進創業的機制。(責任部門:各區縣政府、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團市委、市經濟信息化委等)
4?對創業教育和創業培訓的效果實施評估,探索建立系統化的創業教育和創業培訓體系。進一步推廣創業能力提升模式,發揮創業模擬運作項目在提升意向創業者能力方面的作用;擴大創業者見習基地的規模,并對參加創業能力提升培訓的學員進行調查跟蹤,完善創業能力提升的工作機制。繼續開展各類創業主題宣傳活動,努力形成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責任部門: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市委等)
四、組織實施
?。ㄒ唬┦写龠M創業工作小組定期對本市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指導和考核、評估。
?。ǘ└鲄^縣、各有關部門根據《若干意見》的有關規定和本行動計劃提出的目標任務、行動措施,研究制訂相應的工作方案和具體措施。
?。ㄈ┯嘘P方面建立科學的評估考核指標體系,兼顧目標考核和措施評估,以成功創業、帶動就業等為重點指標,以各項工作措施的細化、落實和推進為主要內容,對年度計劃及三年總體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和評估總結。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