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本準則規范企業非貨幣性交易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
2、非貨幣性交易會計核算的主要問題是換入、換出非貨幣性資產的計價,以及相關損益的確認。
3、本準則不涉及企業合并中的非貨幣性交易。
定義
4、本準則使用的下列術語,其定義為:
(1)非貨幣性交易,指交易雙方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這種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
(2)貨幣性資產,指持有的現金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3)非貨幣性資產,指貨幣性資產以外的資產,包括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以及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4)公允價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
非貨幣性交易的會計處理
5、企業發生非貨幣性交易時,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6、在非貨幣性交易中如果發生補價,應區別不同情況處理:
(1)支付補價的,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2)收到補價的,應按如下公式確定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和應確認的收益:
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應確認的收益=補價-(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
7、在非貨幣性交易中,如果同時換入多項資產,應按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總額與應支付的相關稅費進行分配,以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披露
8、企業應當披露非貨幣性交易中換入、換出資產的類別及其金額。
銜接辦法
9、對于本準則施行之日以前發生的非貨幣性交易,其會計處理方法與本準則規定的方法不同的,應予追溯調整。
附則
10、本準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2017修正)
2017-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
2014-0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的決議[失效]
1982-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91修正)
1991-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非洲無核武器區條約>第一號議定書、第二號議定書》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1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2-29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關于調整進境物品稅稅目稅率的通知
2011-01-24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