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司法解釋
第一條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因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案件和經濟犯罪嫌疑案件應當分開審理。 第二條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為單位騙取財物為目的,采取欺騙手段對外簽訂經濟合同,騙取的財物被該單位占有、使用或...
什么是“先刑后民”原則
什么是“先刑后民”原則“先刑后民”是指在民事訴訟活動中,發現涉嫌刑事犯罪時,應當在偵查機關對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實查清后,由法院先對刑事犯罪進行審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責任進行審理,或者由法院在審理刑事犯罪的同時,附帶審理民事責任部分。對其處理是否先審刑事部分,后審民事部...
公章被盜用簽合同有效力嗎
公章被盜用簽合同有效力嗎簽合同如果是單位公章就有效,是私人簽合同必須本人簽字,私章不管用。現在的合同已成事實,想證明公章被盜,有報警記錄,有為警方提供線索,監控錄像,必須得有證據證明公章被盜造成的損失,不然都造成損失了就說公章被盜很難得到法院支持,以后都這樣,社會...
審理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怎么做
審理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怎么做 民事案件審理中,法院發現案件的全部或部分事實涉嫌刑事犯罪,或者案件所涉的犯罪事實已經法院刑事判決,由于實踐中具體運用的標準不統一,致使當事人的民事訴訟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
經濟審判庭審理哪些案件
一、經濟糾紛案件 (一)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之間的產、供、運、銷合同糾紛案件; (二)基本建設和維修方面的合同糾紛案件; (三)科研結果、專利技術應用方面的合同糾紛案件; (四)信貸方面的糾紛案件; (五)保險方面的糾紛案件; (六)環境保護方面的糾紛案件; (...
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關于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收案范圍的初步意
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關于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收案范圍的 初步意見 (1980年8月8日) 經濟審判工作的任務,就是通過處理經濟糾紛、經濟犯罪和涉外經濟案件,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根據各地經濟審判實踐,從需要和可能出發,各地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可暫受...
論經濟審判庭的撤銷與經濟法的地位
一、引言 經濟法的地位問題是經濟法學中的一個基本問題,它指的是經濟法在法的體系中是否是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以及它在法的體系中的重要性的問題。雖然經過了近二十年的爭論,人們對經濟法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對經濟法也越來越重視,但是經濟法的地位問題遠還沒有得到解決。尤其是今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經濟審判工作的通知
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各級軍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各海事法院: 黨的全國代表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和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要求把更多的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的準則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使法律成...
中國經濟審判的法律規定
由于經濟案件一般具有專業性強、技術性高、涉及面廣、爭議金額大、情況比較復雜、適用法規種類繁多和工作難度大等特點,經濟審判機關在審理時除了應堅持人民法院辦案的一般原則外,還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一)注重調查研究的原則。我國整個司法工作的指導方針和根本原則是“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