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近親其實也就是指我們每個人的近親屬,當然這肯定是從血緣方面考慮的,并不會因為雙方之間存在一定的血緣關系,就一定可以認定為近親。另外,在民法、刑法以及行政法上面,其實對近親范圍的認定都是不同的。那究竟民法近親的范圍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我國法律中關于“近親屬”范圍的規定
(一)民法近親的范圍是怎樣的
民法通則第二章第二節關于監護人的規定條文中出現了:“近親屬”一詞,為了明確“近親屬”的范圍,1988年1月26日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中規定:“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這是我國法律對親近屬范圍的最早規定。
(二)刑事訴訟法中的“近親屬”
2013年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這一條實際上繼續沿用1996年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六)項關于近親屬的規定。
(三)行政訴訟法律中的“近親屬”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從上述法律規定看,行政訴訟法律中的“近親屬”范圍最大,概括吸收了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的人為“近親屬”,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近親屬”范圍最窄。
二、不同的“近親屬”范圍對司法實踐的影響
(一)近親屬的范圍影響到民事訴訟中訴訟代理人的確認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1、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2、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3、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由于《意見》中已界定了“近親屬”的范圍,因此,這就意味著在民事訴訟中,能夠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有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本條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和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意見》中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范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的范圍是否一致,法律沒有進一步規定。那么,在司法實踐中,非婚生子女、養子女、養父母、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等一干人是否能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呢?
(二)近親屬的范圍影響到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活動
由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近親屬范圍與民事法律規定不一致,致使司法實踐中法官處于兩難境地。如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既要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也要遵照民事法律的規定,法官是否應該允許一個在民事法律規定中屬“近親屬”、而在刑事訴訟法中不屬“近親屬”的人擔任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呢?
(三)近親屬的范圍影響到刑事案件中罪與非罪的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對近親屬間盜竊、侵犯財產犯罪案件規定了不同于非親屬關系作案的處理原則;如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四項規定:“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處罰時也應與在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2005年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條第三款規定:“為個人使用,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員或近親屬財產的,一般不以搶劫罪定罪處罰……”2006年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三款規定:“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盜竊自己家庭或者近親屬財物,或者盜竊其他親屬財物但其他親屬要求不予追究的,可不按犯罪處理。”在計劃生育政策下,現在中國家庭中三代同堂的并不少見,根據上述司法解釋規定,如行為的侵害對象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根據刑事訴訟法關于近親屬的規定,不能適用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而只能對行為人進行定罪處罰。
(四)容易造成法律認知上的混亂
新修改的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1、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2、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3、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這一條與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一模一樣,但是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規定的近親屬范圍比民法中規定的大;在司法實踐中就出現這樣的局面:同是近親屬,在行政訴訟案件中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但在民事訴訟案件中卻是不可以的。而普通民眾當然會認為,既然法律條文是一樣的,那么對條文的理解也應該是一樣的。
結合上文的介紹,我們了解到民法近親的范圍主要包括了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其中有血緣關系的近親,也有因為締結了婚姻關系之后而建立的近親關系。但如果是刑法或者行政法上面的近親,那么范圍就與此不太一樣。
什么是近親結婚,不能近親結婚的范圍包括哪些?
父母近親結婚有哪些危害
近親結婚的孩子一定有問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活沒簽合同受傷怎么辦
2021-01-30抵押合同到期如何清償
2021-02-17員工不交社保,單位可以同意嗎
2020-12-16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怎么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父贈與繼子房產兒子有權反對嗎
2021-01-25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