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發生以下勞動爭議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2.用人單位、勞動者及與該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密切關系的第三人,為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的一方為申訴人,另一方為被訴人。
3.申訴人應當自勞動者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仲裁委提出書面申請。
4.申請勞動仲裁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仲裁申請書》。申請人應當按照規定如實準確填寫《仲裁申請書》,《仲裁申請書》一式三份,其中兩份由申請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請人留存;
(二)身份證明。申請人是勞動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證明的原件及復印件: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提交
本單位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本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等;
(三)能夠證明與被申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有關材料,如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或協議)、解除或終止合同通知書、工資單(條)、社會保險繳費證明等材料及復印件;
(四)申請人在申請勞動仲裁時,仲裁委根據立案審查的需要,要求申請人提交能夠證明被訴人身份的有關材料的,申請人應當提交。如被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應當提交其工商注冊登記相關情況的證明(包括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住所地、經營地等情況);如被申請人是勞動者的,應當提交其本人戶口所在地、現居住地地址、聯系電話等。
5.仲裁委自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并送達當事人。
決定受理的案件,自接到通知后三日內到仲裁委領取《案件受理通知書》,辦理受理手續。決定不予受理的案件,仲裁委向申請人送達《不予受理通知書》。
6.經仲裁委批準決定受理的案件,當事人在規定的舉證期限內舉證,超過舉證期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基本程序
1.爭議發生后一年內申請仲裁,遞交仲裁申訴書
2.仲裁委員會收到申訴書之日起五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3.仲裁庭開庭五日前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
4.開庭,明確請求,答辯,調查事實,舉證質證,辯論,陳述。
5.調解
6.調解不成,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
2021-02-17合同沒有各執一份有效嗎
2021-02-28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反擔保人身份作假導致保證責任無法追償怎么辦
2020-12-31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