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案例
對仲裁裁決無明確執行內容時是否裁定執行
王某,由于具有一定的幼兒教育經驗,從1993年起被縣保育院聘為幼兒教師,直至2008年7月止。聘用期間,雙方先后簽訂過五份勞動合同,但對有關社會保險費繳納問題,雙方都未提及和辦理。其中,2001年9月14日簽訂的第五份合同為一份長期合同。2008年6月,考慮自己身體、年齡等原因,王某向保育院提出辭職,并于7月25日雙方解除勞動關系。提出辭職時,王某要求保育院為自己補繳工作期間的社會保險費,雙方由此產生糾紛,王某遂向當地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008年9月28日,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終局裁決,內容為“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社會保險費征收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259號)等規定,被申訴方應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申訴人辦理在工作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的繳納,具體金額由各社會經辦機構測算”。但裁決生效后,保育院一直未為王某辦理在工作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的繳納。王某于2008年10月27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于2008年10月29日立案執行。在執行階段,法院要求社保局協助測算王某在工作期間的社會保險費以及辦理保險費的補繳,但社保局無法協助執行。
爭議
在執行中爭執的焦點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事項無明確執行內容,是否應裁定不予執行
第一種意見認為,不應裁定不予執行,應按裁決內容執行。其理由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的規定,現保育院未按生效裁決確定的義務履行,受理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已作出終局裁決,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社會保險費征收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259號)等規定,被申訴方(縣保育院)應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申訴人(王某)辦理在工作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的繳納。雖裁決內容中沒有確定具體的社會保險費數額,但法院可以要求社保局協助測算和執行。社保局提出無法協助執行的依據—《關于解決部分困難人員參加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是于2008年11月28日下發的,而仲裁裁決卻是于2008年9月28日作出,不能以后來下發的通知精神溯及先前裁決。因此,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終局裁決內容,應依法執行。對于社保局不予協助執行的行為,法院可依法對其采取強制措施,但這并不影響仲裁裁決的執行。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裁定不予執行。其理由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終局裁決,只是籠統地規定被申訴方(縣保育院)應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申訴人(王某)辦理在工作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的繳納。問題的關鍵是,王某1954年3月3日出生,在2008年辭職時實際年齡已經超過法定退休年齡(50周歲),不符合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2008年11月28日下發的《關于解決部分困難人員參加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第一款第三項“經法院判決或勞動仲裁應補繳參保且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未參保人員”的范圍。由于社會保險費的測算和繳納,必須有社會保險機構的協助方可執行。仲裁裁決無明確的執行內容,社保局又無法協助,法院根本無法執行,應裁定不予執行,告知當事人可以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本案的執行依據—仲裁裁決內容“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社會保險費征收暫行條例》等規定,被申訴方應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申訴人辦理在工作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的繳納,具體金額由各社會經辦機構測算”,對申請執行人在工作期間的社會保險費具體數額裁決并不明確,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也無法協助執行。此裁決內容,只是明確了申請執行人享有養老、醫療、工傷社會保險等待遇的權利。王某1954年3月3日出生,于2004年3月就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50周歲),在2008年辭職時早已經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不符合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2008年11月28日下發的《關于解決部分困難人員參加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第一款第三項“經法院判決或勞動仲裁應補繳參保且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未參保人員”的范圍,如強制要求社保局協助為王某辦理補繳社會保險費,則顯然違背了該通知的精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百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納的,可以加收滯納金。對于社會保險費用的范圍,在勞動部1993年9月20日勞部發(1993)244號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若干問題解釋》的通知中對其范圍已明確屆定,“保險”指社會保險,包括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待業保險、養老保險和病假待遇、死亡喪葬撫恤等社會保險待遇。故對申請人依法所享有的相關保險待遇,申請人可依法敦促相關職能部門予以落實。對于無明確執行內容的裁決事項,申請執行人可以重新申請仲裁,或可依法另案主張自己的權利。
因此,鑒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所確定的內容執行標的不明確,不具體,法院無法執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一款第(九)項之規定,應裁定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不予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家有“悍妻”施家暴,該怎么辦
2021-02-22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
2020-12-09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關于創新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09拆遷房如何辦理房產證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