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
胎兒繼承份額的保留,是指在分割遺產時,如果有胎兒(該胎兒出生后應屬于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范圍)的,應當為胎兒保留繼承份額。
胎兒尚不具有民事權利主體資格,因為在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主體資格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故胎兒并不具有繼承權,但為了保護胎兒的利益,各國都強調在分割遺產時應考慮對胎兒進行特殊保護。
我國《繼承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
對胎兒保留份額的處理,依胎兒出生時是死體還是活體而不同:
(1)如果胎兒出生時是活體的,則該保留份額為該嬰兒所有,可由其母親代為保管。
(2)如果胎兒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則該保留份額為該嬰兒所有,但應由該死嬰的法定繼承人按法定繼承處理。
因為胎兒出生后即取得民事主體資格,可以繼承遺產,即使出生后不久就死亡的,保留的遺產份額還是屬于他所有,因此死亡后由他的法定繼承人按法定繼承處理。
(3)如果胎兒出生時即為死胎,則該保留的份額由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再分割。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情況有哪些:
繼承權的喪失,又稱為繼承權的剝奪,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發生法定事由時取消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繼承權是公民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而享有的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非有法定的事由,非經法定的程序,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只有在發生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或者其他繼承人犯有某種犯罪行為,或者其他嚴重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法定事由時,繼承人的繼承權才能被依法剝奪。
剝奪繼承權的情形
繼承權喪失,是指依被繼承人遺囑愿意取消法定繼承人的繼承資格,或是繼承人因違反法律規定被人民法院取消繼承資格的情形。
《繼承法》第7條規定,“繼承權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租不到期可以轉租嗎
2021-03-06無處分權的債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11如何用法律的手段制裁網絡暴力
2021-03-18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沒收程序由中院管轄嗎
2021-03-14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辦結婚證的時候能查到對方婚史嗎
2020-12-20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