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
胎兒繼承份額的保留,是指在分割遺產時,如果有胎兒(該胎兒出生后應屬于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范圍)的,應當為胎兒保留繼承份額。
胎兒尚不具有民事權利主體資格,因為在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主體資格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故胎兒并不具有繼承權,但為了保護胎兒的利益,各國都強調在分割遺產時應考慮對胎兒進行特殊保護。
我國《繼承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
對胎兒保留份額的處理,依胎兒出生時是死體還是活體而不同:
(1)如果胎兒出生時是活體的,則該保留份額為該嬰兒所有,可由其母親代為保管。
(2)如果胎兒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則該保留份額為該嬰兒所有,但應由該死嬰的法定繼承人按法定繼承處理。
因為胎兒出生后即取得民事主體資格,可以繼承遺產,即使出生后不久就死亡的,保留的遺產份額還是屬于他所有,因此死亡后由他的法定繼承人按法定繼承處理。
(3)如果胎兒出生時即為死胎,則該保留的份額由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再分割。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情況有哪些:
繼承權的喪失,又稱為繼承權的剝奪,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發生法定事由時取消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繼承權是公民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而享有的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非有法定的事由,非經法定的程序,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只有在發生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或者其他繼承人犯有某種犯罪行為,或者其他嚴重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法定事由時,繼承人的繼承權才能被依法剝奪。
剝奪繼承權的情形
繼承權喪失,是指依被繼承人遺囑愿意取消法定繼承人的繼承資格,或是繼承人因違反法律規定被人民法院取消繼承資格的情形。
《繼承法》第7條規定,“繼承權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使婚后工資為個人財產
2020-12-30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0擔保人要對私下約定的利息負擔保責任嗎
2021-02-05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