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競合是指行為人實施一個犯罪行為,其犯罪結果侵害兩個或兩個以上權益,觸犯兩個或兩個以上罪名。在我國刑法教材中對想象競合由如下兩個要件構成。
(1)一個犯罪行為。這是想象競合犯區別于慣犯,牽連犯等犯罪的基本特征。指次數上表現為一次的實行行為及既遂行為。
(2)一個行為觸犯了數個罪名。即一個行為發生造成了數個犯罪結果,這數個犯罪結果分別屬于不同的犯罪。各具獨立之可罰性。但故數個結果作用在同一個對象上,仍為單純一罪,而非想象競合犯。
想象競合的法律評判結果是從一罪論處。當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講述這個知識的時候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感覺哪里出了問題,后來在閑暇時我自己編了幾個案例來驗證想象競合從一罪是否合理,或者也可能我們對想象競合構成要件的闡述有一定紕漏。
案例一:甲想殺乙,甲想傷丙。有一日甲見乙站在樓頂曬衣服,乙此時也從樓下經過,甲看好時機想一槍打死乙然后讓乙掉落砸傷丙,結果確實一槍擊中乙,乙中槍后順勢倒下砸傷丙。
案例二:甲想殺乙,甲想傷丙。有一日甲見乙站在樓頂曬衣服,乙此時也從樓下經過,甲開了第一槍打死乙,然后又開一槍打中樓頂的花盆,花盆按甲預計方向飛出砸傷路過的丙。
若按想象競合理論案例一里只有一個開槍行為,造成了兩個不同的危害結果同時觸犯了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兩個罪名,當屬想象競合從一罪。而案例二里甲開了兩槍分別是兩個不同的行為,造成了兩個不同的危害結果同時觸犯了兩個罪名,屬于數罪。
到此處,讓我們抽象出案例一和案例二的實質,案例一與案例二的差異實質就是達到同樣的目標一個用了一槍另一個用了兩槍,相比案例二的甲案例一種的甲犯罪手段更為“高明”一石二鳥!但就因為犯罪的手段更為高明就從數罪變成了想象競合從一罪了,這樣公平嗎?
深度分析:
之所以會有上面的問題,究其原因其實是我們對行為的界定,行為只是外在的表象,一個行為通常包含一個犯罪目的亦或之一個犯罪意思。但一石二鳥讓我們看到,我們通常意義上所常知的一個行為在某些條件下可以同時帶有一個以上的犯罪意思。而且多個犯罪行為也可能只帶有一個犯罪目的,所以我認為對想象競合構成要件中的“一個行為”應當作出只包含一個犯罪故意的限定。事物有許多表象,不畏浮云遮望眼,我們要常常反思。
本案的案例舉得有些極端,讀者不妨自己在生活中找一些一石二鳥的行為,分析其與想象競合的關系。從而對想象競合與犯罪意思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結婚登記的地方幾點上下班
2020-12-06監事可以參加股東會嗎
2021-03-24人身權利的概念
2021-02-13法人獨資企業公司章程范本
2021-01-23如何判斷股權受讓人的“善意”與“惡意” 及評判配偶單方轉讓股權的效力
2021-01-29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