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競合犯與牽連犯有什么區別
首先,想象競合犯是實質的一罪,而牽連犯是處斷的一罪其次,想象競合犯是指行為人基于一個犯罪意圖所支配的數個不同的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異種罪名的犯罪形態。牽連犯是指行為人實施某種犯罪,而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態。從兩種犯罪形態的定義中可看出,想象競合犯實際上只有一個危害行為,而牽連犯則有數個行為,如方法行為、結果行為。
最后,想象競合犯的處斷原則采用“從一重處斷”,不實行數罪并罰。牽連犯的處斷原則是:凡刑法分則條款對特定犯罪的牽連犯明確規定了相應處斷原則的,無論其所規定的是何種處斷原則,均應嚴格依照刑法分則條款的規定,對特定犯罪的牽連犯適用相應的原則予以處斷。除此之外,對于其他牽連犯,即刑法分則沒有明確規定處斷原則的牽連犯,應當適用從一重處斷的原則定罪處刑,也不實行數罪并罰。
想象競合犯是指犯罪者在犯罪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的犯罪行為,在表面上好像同時涉及了好幾個罪名但實際上只能以一罪定的犯罪,而牽連犯是指犯罪者為了實現自己的犯罪目的,在犯罪過程中同時觸犯了其他罪名的犯罪,法院以不同罪名對其進行定罪處罰。
一、想象競合犯特點
行為人只實施了一個行為,即基于自然的觀察,在社會的一般觀念上被認為是一個行為,而不是從構成要件的評價上看是一個行為。一個行為必須觸犯數罪名,即因為該行為具有多重屬性或者造成多重結果,在構成要件的評價上符合數罪的構成要件。對于想象競合犯,由于行為人只有一個行為,所以從一重罪處斷。
二、牽連犯的特點
既要求客觀上存在牽連關系,還要求主觀上也具有牽連關系;否則不成立牽連。另外的觀點:不僅要求在客觀上、主觀上能認定牽連關系,而且這種關系在社會生活中還必須具有通常性。換言之,從經驗法則上判斷,具有牽連關系的兩個行為具有極高的并發性,即主張類型性的牽連關系。否則,不成立牽連犯。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關于股權轉讓的股東會決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9動遷評估大約評估幾次
2021-03-21以劃撥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與他人合作建房是否有效
2020-11-16盲人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申請文件有缺陷會影響受理嗎
2021-01-29交警責任判定同等責任怎么賠
2021-01-23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