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2、《繼承法》第四條規定:“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于1985年9月11日發布的《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對《繼承法》的上述規定作了如下解釋:
3.公民可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包括有價證券和履行標的為財物的債權等。
4.承包人死亡時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把死者生前對承包所投入的資金和所付出的勞動及其增值和孳息,由發包單位或者接續承包合同的人合理折價、補償。其價額作為遺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刑事辯護判處有期徒刑最長年限是多久
2021-01-04如何制訂國有企業改制方案
2021-03-24安置房簽了合同打官司有效嗎
2021-01-27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2021-02-14眾籌操作過程中的障礙
2021-01-08域名是否需要著作權登記
2020-11-12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