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產經濟犯罪中,對于已經著手實行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獲取財物的犯罪未遂形態,如盜竊、詐騙、敲詐勒索、貪污未遂等是否能定罪處罰、怎樣定罪處罰在刑法理論上存有爭議,在司法實踐中理解和做法不一,以致影響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刑法基本原則的貫徹落實和案件的公正處理。本文以詐騙(未遂)的定罪處罰問題談談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
詐騙罪是侵犯財產罪中的一種,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頒發實施的《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對于“情節嚴重”目前尚無明確的司法解釋,有必要對“情節嚴重”作明確的認定。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詐騙(未遂)行為何為“情節嚴重”,提出以下觀點,以供商榷。
一、詐騙的數額達到巨大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二)項規定,對盜竊未遂情節嚴重應定罪處罰,同時將情節嚴重解釋為“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或者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盜竊目標的”,即將欲盜竊的財物數額大小作為認定情節嚴重的標準。筆者認為應將欲詐騙的財物數額達到巨大作為認定情節嚴重的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二、社會危害性較大
如以販賣毒品的手段進行詐騙,實踐中的類似犯罪往往因詐騙不成而引發其他殺人、搶劫等嚴重刑事犯罪,所以這類詐騙未遂的情節是嚴重的;又如慣犯或流竄作案等危害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大的情形。
三、曾因詐騙受過刑罰處罰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規定:曾因詐騙受過刑罰處罰的,屬于“特別嚴重情節”之一,因此將此項列為詐騙未遂應追究的情形,是完全必要的,因為這種情形的犯罪嫌疑人主觀惡性大,如不及時打擊,將會導致下一個詐騙案的發生。
四、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詐騙未遂雖未造成實際的財物損失,但也極有可能導致損害被害人的人身權利的后果,這種情形并不能因為沒有造成財物損失就不追究其刑事責任,而應根據造成的被害人的人身損害程度,對其予以定罪量刑,應列為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損害他人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30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如何辦理土地轉讓
2021-01-26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如何認定拆遷安置已經完成
2020-11-10沈陽市和平區失農民房屋拆遷補償規定
2021-03-08房屋拆遷土地未過戶有賠償嗎
2021-03-21買拆遷安置房有什么風險
2020-12-23如何在沒有合法手續的拆遷項目中進行維權?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