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傳真合同有效嗎?
(一)《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數據電文是訂立合同的書面形式之一。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用傳真方式簽訂合同是否有效主要看該傳真件的真實性和內容的合法性,只要能證明實施傳真件是合同主體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合法就是有效的。
從目前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都沒有對合同有效規定統一的條件。但是我們從現有法律的一些規定還是可以歸納出作為一個有效合同所應具有共同特征。根據《民法通則》第55條對“民事法律行為”所規定的條件來看,主要應具有以下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因為上述三個條件是民事行為能夠合法的一般準則,當然也應適用于當事人簽訂合同這種民事行為。所以,合同有效的條件也應當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只不過是根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民法通則》中的“不違反法律”具體表現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同時結合到《合同法》第10條等規定來看,有些合同的生效或有效還要求合同必須具備某一特定的形式。因此,以上四個條件也就是合同有效的要件。從《合同法》第44條來看,就是要“合法”。當然以上四個條件也都是《民法通則》、《合同法》的相關具體規定,只有符合這些條件,合同才能“合法”,也才會有“有效”的可能。
(二)合同如果成立后生效,則會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我國《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而且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依照本條規定及合同的具體要求對方履行或承擔違約責任。
由于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第三人侵害債權制度,所以如果第三人侵害合同債權時,另一方當事人只能依據《合同法》第121條的規定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也就是說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和現有的法律規定,有效合同的法律約束力僅限于合同當事人之間,對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并無法律約束力,沒有為守約方或受害方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保護,有待合同法的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二、有效合同的要件
下面僅介紹合同的一般有效要件。
(一)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它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是意思自治原則的當然要求。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撤銷。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撤銷。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撤銷。
(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這里的法律,一方面應作擴大解釋,既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 又包括國務院頒發的行政法規; 另一方面應作縮小解釋,僅指其中的強行性規范, 不包括任意性規范。 合同不得違反強行性規范,是由合同制度的目的所決定的,為一般的原則。除了法律的強行性規范外, 合同還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是由于社會生活廣泛,經濟往來繁多,情況復雜,法律不可能將一切情況都規定無遺,故以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作為最后防線。需要注意的是,“社會公共利益”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通常指不特定多數人的利益,凡是我國社會生活的政治基礎、公共秩序、道德準則和風俗習慣等,均可列入其中。違反它的合同嚴重背離合同制度的目的,危害巨大,不能允許。將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一方面可彌補社會發展使法律調整出現的漏洞和脫節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利于醇化社會道德倫理和整肅社會風氣。
(三)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合同標的決定著合同權利義務的質和量,沒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積極的意義,應歸于無效。合同標的可能,是指合同給付可能實現。合同標的確定,是指合同標的自始確定,或可得確定。
(四)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這一要件要求當事人能夠了解合同的狀況和法律效果,對保護其合法權益和減少糾紛均具有意義。 自然人簽訂合同, 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締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但有如下例外:
1、可獨立簽訂接受獎勵、贈與、報酬等純獲利益,或被免除義務的合同;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簽訂與其年齡、智力和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
3、可獨立簽訂日常生活中的格式合同或事實合同,如利用自動售貨機、乘坐交通工具、進入游園場所;
4、簽訂處分自由財產的合同,如學費、旅費等由法定代理人預定使用目的的財產和處分;
5、其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的合同。按照我國原來的法律規定及其理論,法人簽訂合同嚴格地受其宗旨、目的、章程及經營范圍的制約,超過經營范圍的合同無效。這種做法受到了學說的批評,現已有所發展。
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傳真件是我們日常工作很普遍的辦公交流方式之一,只要傳真合同內容具有真實性和合法性,國家法律都是認可的,即是有效合同。針對有效合同組成的要件,相關法律也有嚴格明細的規定和要求。
合同傳真件是否有效
合同原件、傳真件和掃描件的法律效力及區別
終止合同協議書怎么寫,終止合同的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舉報足浴店不合法
2021-03-16學生在校自殺學校需擔責嗎
2021-03-14房屋出租必須到公安局備案嗎
2020-11-14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破產和解程序中生效的要件有哪些
2020-11-27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