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合同符合法律規定的三個條件
(一)、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合同行為能力和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這是當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發展狀況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條件。
1、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簽訂合同,而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合同法有一個例外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簽訂純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
2、對于非自然人而言,必須是依法定程序成立后才具有合同行為能力。同時還要具有相應的締約能力,即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部門授予的權限范圍內簽訂合同。
(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
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
2、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
3、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變更或者撤銷。
4、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變更或撤銷。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當事人雙方所訂立合同涉及內容是合法的,不能有損社會公共利益。
(四)、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合同標的決定著合同權利義務的質和量,沒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積極的意義,應歸于無效。
1、合同標的可能,是指合同給付可能實現。
2、合同標的確定,是指合同標的自始確定,或可得確定。
二、有效合同的定義
有效合同,是指具備了合同的生效要件,能夠產生合同當事人預期法律效果的合同。法律評價當事人各方的合意, 在合同效力方面, 是規定合同的有效要件,作為評價標準。 對符合有效要件的合同, 按當事人的合意賦予法律效果,對不符合有效要件的合同,則區分情況,分別按無效、可撤銷或效力未定處理。
合同生效的前提必須是合法。只有符合《合同法》規定下的合同才是有效合同,才會受到法律保護。假使該合同從一開始就是無效的,那么,也不可能獲得《合同法》的保護,一旦這種無效合同涉及違法內容,還有可能承擔法律責任,得不償失。
合同怎么變更?
合同訂立的原則有幾種
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一賠一”公告承諾能否作為商家逃避法律責任的依據
2021-01-18哪些必須先復議后訴訟
2020-11-25繼承權的喪失有哪些情形
2021-03-24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及其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系
2020-12-06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2021-02-10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什么
2021-03-07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14租客能否獲得房屋拆遷補償
2020-11-24城中村拆遷,對于超出安置標準的部分面積補償幾百元一平,合理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