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是否可以繼承缺乏相應的法律規定,建議咨詢一下公證機構是否可以辦理公證手續,由第二順序繼承人進行繼承。
二、繼承權簡介: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包括兩種含義:(1)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它是指繼承開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遺囑的指定而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即繼承人所具有的繼承遺產的權利能力。(2)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它是指當法定的條件具備時,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留下的遺產已經擁有的事實上的財產權利,即已經屬于繼承人并給他帶來實際財產利益的繼承權。這種繼承權同繼承人的主觀意志相聯系,不僅可以接受、行使、而且還可以放棄,是具有現實性、財產權的繼承權。繼承權的實現以被繼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時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三條明確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三、繼承權的主體:
1.法定繼承人。即指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根據《繼承法》第16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繼承法》第31條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此外,根據《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當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放棄繼承權之后,原則上是需要第二順序的繼承權人進行繼承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我國法律的完備性,才能夠體現公平性。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紀案件有追訴時效嗎
2021-02-07公司給付的經濟補償金需要交個稅嗎
2020-12-07沒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工傷可以認定嗎
2021-02-25破壞軍婚罪有何規定
2021-02-07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房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1-01-10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保險理賠對方不配合怎么處理
2020-12-30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國有土地出讓后可以增加面積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