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借條不還算詐騙嗎
不算,欠款不還,有借條通常不隸屬詐騙。詐騙罪是指以違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掩瞞真相的方法,欺騙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做法。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二)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1、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
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2、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3、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4、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三)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打借條不還算詐騙嗎”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交通事故我和保險公司都是被告法院怎么判
2021-01-20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交通事故鑒定要準備什么材料,怎么選擇鑒定機構?
2021-01-15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