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繼承權有哪些方式
按照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應當作出明確表示。這種明確表示應采取何種方式,繼承法沒有作出具體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7條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定其有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放棄繼承有兩種方式:
1、書面方式。這是基本的方式。因為放棄繼承是單方法律行為,被放棄的遺產將由其他繼承人繼承,沒有其他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全部放棄或者遺產將由其他繼承人繼承,沒有其他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全部放棄或者喪失繼承權的,將按無人繼承的遺產收歸國家或集體組織所有。
放棄繼承用書面方式表達,就更顯慎重,而且有利于穩定被放棄的那部分遺產再轉移的法律后果。實踐中,用書面方式放棄繼承,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到公證機關輸放棄繼承的公證文書;
(2)親自書寫的棄權聲明書;
(3)寫給其他繼承人的有明確的放棄繼承意見表示的信件,等等。
2、口頭方式。如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分別或者同時向其他繼承人口述放棄繼承的意見。在訴訟中,繼承人向人民法院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的,要制作筆錄,由放棄繼承的人簽名。
繼承權包括兩種涵義,其中一種是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它是指繼承開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遺囑的指定而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即繼承人所具有的繼承遺產的權利能力。即享有客觀意義上的可能性繼承權。
另一種是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它是指當法定的條件(即一定的法律事實)具備時,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留下的遺產已經擁有的事實上的財產權利,即已經屬于繼承人并給他帶來實際財產利益的繼承權。這種繼承權同繼承人的主觀意志相聯系,不僅可以接受、行使、而且還可以放棄,是具有現實性、財產權的繼承權。繼承權的實現以被繼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時開始。
《繼承法》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所以,公民申請辦理放棄繼承權公證,有很強的時間性,一定要在被繼承人死亡后,遺產處理前這段時間提出。過了這段時間,公證處均不予受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放棄繼承權有哪些方式”問題的相關解答,如果您還有這方面的問題,歡迎使用律霸網在線律師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居民動遷款怎么辦
2020-12-05怎么確定選票是否有效
2021-01-31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怎么辦
2021-03-17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住宿時顧客車輛被盜老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2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