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借款合同糾紛的定義是什么
企業借款合同糾紛是企業為融資需要向銀行或者信用社等金融機構簽訂借款合同,因不能按時還款或者到期不能提供擔保等原因引起的合同糾紛。企業借款合同糾紛具有以下這些特點:
(一)?企業借款合同糾紛起訴方多為銀行或信用社。
(二)?企業借款合同糾紛中原告不及時起訴、貸款續貸轉貸的現象多。目前,許多銀行、信用社對借款人逾期拖欠貸款不還的情況,不愿意或不善于及時訴諸法律、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糾紛,而是通過不適當的轉貸、續貸方法解決,不僅給收貸帶來了困難,而且加大了法院對此類案件的審理和執行難度。
(三)?企業借款合同糾紛中無效擔保的案件多,借款方主體變更的案件增幅大。
在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屬違法擔保、空頭擔保及無效抵押等無效擔保的占了絕大多數。
(四)被告無力還貸的案件多,案件的執行難度較大。在被告無力還貸的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被告多是一些嚴重虧損、資不抵債或瀕臨倒閉破產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躲債外逃,法院對于這些案件,如果采取強制執行或破產措施,一些企業勢必倒閉或破產,企業職工難以妥善安置,影響社會穩定。
如何處理企業借款合同糾紛
(一)明確借款合同的當事人。一般情況下在借款合同中主要就是原告和被告,原告多為債權人,即出借人,被告多為借款人,在特殊情況下原告可能是借款人即原債務人。
(二)認定借款合同的效力。借款合同的效力直接關系到借貸關系是否受到人民法院的保護,在處理企業借款合同糾紛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進行非法活動的借款合同無效。根據最高院的規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比如企業在不具備資質的情況下向向銀行貸款進行煙草買賣。
2.不具備借貸主體資格的金融機構從事借貸業務的借款合同無效。在金融機構內部也有明確的分工,可以從事借貸業務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機構,其他內設機構和下屬部門只有一些行政事務或吸收存款的業務,絕對沒有對外進行借貸的業務。
(三)企業提供擔保的應當審查擔保合同的效力。在大多數借款合同中,都有擔保的存在,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在主債務人不能履行還款義務時,能保證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收回。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企業借款糾紛可能是由于銀行或信用社之間所發生的糾紛案件或者是由于借款合同中對于借款的一些相關事項有異議的情況。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修訂的商標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2021-02-10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城市居民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