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借款合同糾紛的定義是什么
企業借款合同糾紛是企業為融資需要向銀行或者信用社等金融機構簽訂借款合同,因不能按時還款或者到期不能提供擔保等原因引起的合同糾紛。企業借款合同糾紛具有以下這些特點:
(一)?企業借款合同糾紛起訴方多為銀行或信用社。
(二)?企業借款合同糾紛中原告不及時起訴、貸款續貸轉貸的現象多。目前,許多銀行、信用社對借款人逾期拖欠貸款不還的情況,不愿意或不善于及時訴諸法律、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糾紛,而是通過不適當的轉貸、續貸方法解決,不僅給收貸帶來了困難,而且加大了法院對此類案件的審理和執行難度。
(三)?企業借款合同糾紛中無效擔保的案件多,借款方主體變更的案件增幅大。
在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屬違法擔保、空頭擔保及無效抵押等無效擔保的占了絕大多數。
(四)被告無力還貸的案件多,案件的執行難度較大。在被告無力還貸的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被告多是一些嚴重虧損、資不抵債或瀕臨倒閉破產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躲債外逃,法院對于這些案件,如果采取強制執行或破產措施,一些企業勢必倒閉或破產,企業職工難以妥善安置,影響社會穩定。
如何處理企業借款合同糾紛
(一)明確借款合同的當事人。一般情況下在借款合同中主要就是原告和被告,原告多為債權人,即出借人,被告多為借款人,在特殊情況下原告可能是借款人即原債務人。
(二)認定借款合同的效力。借款合同的效力直接關系到借貸關系是否受到人民法院的保護,在處理企業借款合同糾紛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進行非法活動的借款合同無效。根據最高院的規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比如企業在不具備資質的情況下向向銀行貸款進行煙草買賣。
2.不具備借貸主體資格的金融機構從事借貸業務的借款合同無效。在金融機構內部也有明確的分工,可以從事借貸業務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機構,其他內設機構和下屬部門只有一些行政事務或吸收存款的業務,絕對沒有對外進行借貸的業務。
(三)企業提供擔保的應當審查擔保合同的效力。在大多數借款合同中,都有擔保的存在,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在主債務人不能履行還款義務時,能保證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收回。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企業借款糾紛可能是由于銀行或信用社之間所發生的糾紛案件或者是由于借款合同中對于借款的一些相關事項有異議的情況。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事屬于董事會成員嗎
2021-01-05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如何判斷自己的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
2021-03-15拆遷安置房能否辦理房產證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