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辭職應當辦理哪些手續?
關于辭職在勞動法中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4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進一步優化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
2021-03-04集體清償程序可否行使別除權
2020-12-01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