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審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對被告人作出無罪或者免除刑事處分的判決,如果被告人仍然被關押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宣判后通知公安機關對被告人立即予以釋放,不能繼續羈押。一審判決在宣判以后并不是立即生效,當事人還有權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也有權提起抗訴,但是對被告人無罪或者免除刑事處分的判決一經宣布,就必須立即釋放被關押的被告人,如果繼續羈押被告人,就是對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侵犯。
第一審人民法院宣告被告人無罪或免除刑事處罰的判決,經自訴案件的自訴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由上一級人民法院按照二審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審理,經審理如果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決,并判處拘役或者徒刑的,應當執行二審的判決,根據判決書對被告人重新收監執行。
死刑命令已經簽發,在哪些情形下應當停止執行?
死刑是一種剝奪罪犯生命的最嚴厲的刑罰方法,所以無論判決死刑和執行死刑都必須十分慎重。為此,法律對執行死刑的程序作了嚴格的規定。執行死刑命令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簽發,然后由高級人民法院交付原審人民法院執行。原審人民法院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后應當在7日內交付執行。但是,原審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之前如果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死刑,并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1.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2.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懷孕。
核準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級人民法院接到停止執行死刑的報告后,應當認真進行審查核實,經審查后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作出如下處理辦法:一是進行改判。人民法院認為判決確實有錯誤,或者罪犯確實揭發了重大犯罪事實,或者確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按照死刑復核程序予以改判;對正在懷孕的犯罪分子也應當予以改判。這樣,原來的死刑判決就不再執行了。二是恢復死刑的執行。人民法院確認原判決沒有錯誤;或者確認罪犯檢舉揭發重大的犯罪事實等情況不屬實;或者罪犯雖有揭發犯罪事實等立功表現,但不需要改判,仍然應當執行死刑的。對這種情況,必須由原核準死刑的人民法院院長再次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恢復死刑的執行。
執行死刑時,負責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即應當查驗清楚將要交付執行的罪犯確系被判處死刑者本人。為此,不僅應認真核對罪犯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和住址等,還要核對其犯罪事實,同時還需訊問其有無遺言、信札,然后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證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18工傷賠償怎么算的
2020-12-18實用新型專利有效期
2021-02-15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使用重大疾病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呢
2021-03-03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