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被確認無效后的法律后果
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后將導致合同自始無效,這也就是效力溯及既往的原則。我國《民事通則》第61條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對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
《合同法》第58第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第59條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由此可見這兩部法律的規定是基本相同的。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那么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后怎么進行處理以及負有責任的當事人應承擔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呢?筆者認為,過錯方應當依法承擔締約過失責任(有關論述詳見筆者所著“略論締約過失責任”一文。“律霸網”網站中的“論文收藏”欄目)。根據我國《民事通則》第61條及《合同法》第58條、第59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承擔的責任類型主要有:1、返還財產(包含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時的折價補償這一特殊方式);2、賠償損失;3、收歸國有或返還集體、第三人。特別是第三種責任有時會超出民事責任的范疇,有可能會讓行為人承擔行政甚至是刑事責任。因此,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理。
另外,根據《民事通則》第60條、《合同法》條56條、第57條的規定,當合同部分無效而并不影響其它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而且當合同被確認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后,不會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條款的效力。由于這是法律所作出的特別的、強制性的規定,應當予以足夠的注意。
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對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2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