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外收入包括哪些
工資外收入就是排除你從公司獲得的工資總額后,你從本單位內及單位外得到的各種金錢和實物,包括以下幾項:
1、保險福利費用:指各單位在工資總額以外實際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個人的勞動保險和保險福利。包括喪葬撫恤救濟費、生活困難補助、各種非工資性補貼、實行醫療制度改革的單位直接支付給職工個人的醫療費等。
2、勞動保護費用:指職工從單位得到的由勞動保護費開支的保健食品待遇、解毒劑、清涼飲料、夏季冷飲費等等。
3、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包括:創造發明獎、合理化建議獎、運動員名次獎、稿費、講課費、第二職業收入等。
4、實物折款:指職工個人從單位內外得到的,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和保險福利費用的各種實物折款。
5、財產性收入:包括職工個人從銀行和企業獲得的存款利息、債券利息、股息和股金分紅等。
6、轉移性收入:包括職工從職工以外其他階層人員中得到的贈送收入、親友搭伙費、遺產收入、捐贈收入等。
7、其他收入:包括實行租賃經營單位承租人的風險性補償收入、職工誤餐補貼、出國人員治裝費、出差補助、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等。
工資外收入治理
1.首先要整頓工資外收入的管理秩序,清理工資外收入項目,重點治理不合法、不合理的工資外收入。勞動保障部門要與財政、審計等部門密切配合,嚴格規定涉及工資外收入的各項取費的收入渠道和支出范圍,堅決查處違規行為,扭轉企業隨意發放工資外收入的狀況。要把工資外收入管理與財務管理結合起來,嚴格執行《國有企業財產監督條例》,健全有關財務制度。工資外收入的項目由勞動保障部會同財政部批準建立,任何地方和部門一律不得自行出臺工資外收入政策,包括企業發放勞務性工資外收入的政策。
2.要明確劃分企業的主業與“三產”的界限,國有企業的“三產”返還給主辦單位的利潤一律不得用于發放職工個人收入。對避開勞動保障、財政部門的管理,利用建立“小金庫”和“帳外收入”等手段發放的工資外收入要堅決取締。嚴禁企業通過截留收入、挪用資金、亂收費以及開展多種經營和技術協作轉入收入等方式獲取職工個人收入;對亂開口子,導致企業違反財政法規,亂發現金實物的,要嚴肅處理。
工資外收入就是你除了公司發給你每個月的規定工作,不計這個金額以外的收入。
律霸小編提醒您,對國家已有政策規定的企業社會保險費用、勞動保護費用和津貼、補貼等,要進一步規范項目、標準和支付范圍,對不合理的項目和標準進行修訂,并按國家規定嚴格執行。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套房政策認定標準
2021-01-22在交貨期間無力履行合同怎么救濟
2021-02-13醫患糾紛處理程序
2021-02-21人事爭議的組織機構有什么
2020-11-15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勞動糾紛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2-13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0-11-16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