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形會使二手房買賣合同無效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行為。因此,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房屋買賣均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簽訂合同,他們不能獨立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否則,屬無效合同。
(2)限制行為能力人未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依據《合同法》的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他們進行房屋買賣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合同或取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沒有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限制行為能力人自己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無效。
(3)以欺詐的手段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這是指一方當事人以捏造事實或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致使對方當事人發生錯誤認識所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
(4)以脅迫的手段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這是指一方當事人以使對方財產、肉體或精神上受損害相威脅,迫使其產生恐懼而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
(5)乘人之危簽訂的經紀合同。這是指一方當事人乘對方處于危難之際或利用對方的迫切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明顯不利的條件所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
(6)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利益所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這是指雙方當事人故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
(7)當事人之間沒有簽訂書面二手房買賣合同,又無據可查的,亦認定為二手房買賣合同無效。
二、二手房買賣合同補充條款的法律效力
二手房買賣合同補充協議是為增加合同條款中可供買賣雙方協商的空間,更大程度地維護消費者利益。但因目前消費者的法律知識不足,附件有時就被發展商利用作為“對付”買家的工具。同時,不少買家認為正式的合同文本才具有法律效力,補充協議條款不重要,況且幾十頁的內容也懶得讀。
實際上,根據《合同法》規定,若合同正式文本與補充協議條款有矛盾,以補充協議條款為準。即買賣雙方在合同補充協議中約定的條款最終是執行依據。
買賣二手房的時候,雖然簽訂合同需要當事人注意,但同時也要避免出現一些情況,導致二手房買賣合同無效。這樣的話,就算雙方都在合同上簽字了,但因為合同被認定為無效,自然也就無法為當事人利益提供保障。另外,有些時候二手房買賣合同中可能存在補充條款,對于這些條款的效力,其實若是合同正本與之沖突的話,那一般是以補充協議中的條款為準。
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有哪些內容?
二手房買賣合同生效的條件是什么?
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法律法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能否將股權質押給被投資公司
2020-12-29如何判斷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07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工傷后可以向公司要一次性傷殘就業保證金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