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患雙方自行協商是平等主體之間訂立的民事合同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也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法院提起訴訟。”
《民法通則》第八十五條規定:“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醫療糾紛發生后,醫患雙方通過自行協商,對解決爭議的意思表示一致并達成書面協議,這是醫患雙方當事人遵循自愿、合法、平等和公平原則對解決醫療糾紛訂立的合同。
二、協議后,患者反悔引發訴訟
1、患者方具有訴訟權利
醫患雙方自行協商是平等主體之間訂立的民事合同,當然也是一種民事行為。根據《民法通則》及《合同法》的規定,協議如果存在脅迫、欺詐、重大誤解、顯示公平等情形的,是可以撤銷的。
醫患雙方簽訂的協議在撤銷之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如果存在上述情形可以撤銷它。雙方雖然簽訂了協議,但醫方無法制患者方提起民事訴訟去撤銷它,至于法院是否支持,這是起訴后法院的實體審查問題。
在協議書上寫“不得起訴”之類的話是沒有約束力的。現實生活中,醫療機構想通過協議的形式去制止患者起訴是不現實的。
2、推翻協議的訴訟有時間的限制
對于撤銷合同的訴訟請求,法律上是有時間限制的,這就是法律上所說的除拆期間。
這種時間上的限制不像訴訟時效存在中斷與中止的問題,是個不變的期限,法律規定為一年。也就是說,如果醫患雙方任何一方在簽訂協議后一年以后反悔的,法律將不予支持。如果覺得協議不公平,應該在一年內起訴,否則過時不候。
3、只能提起合同之訴,而不能提起侵權之訴
患者只能就該協議書提起合同之訴,而不能提起侵權之訴,再行主張醫療機構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患者方不再存在責任竟合下的選擇權。
4、誰主張,誰舉證,不適用舉證責任倒置
作為醫療機構在應訴時重點應當證明雙方簽訂之協議的合法性、有效性。患者方舉證證明存在脅迫、欺詐顯然是很困難的,唯一途徑就是申請鑒定,如果確定為醫療事故,按照條例可獲得的賠償遠遠超過協議規定的數額,則可證明原告撤銷的理由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糾紛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03公司能扣員工多少工資,能全扣嗎
2021-03-16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