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的訴訟中,經常出現哪些問題?由于訴訟的雙方是患者和醫療單位。在實踐中,由于患者沒有委托代理人或者缺乏相關法律常識,往往在訴訟中出現不利于患者的問題。那么,醫療糾紛訴訟中經常出現哪些問題?患者怎么才能避免相關問題?
醫療糾紛訴訟中經常出現哪些問題:
1、患者對病歷資料的懷疑
在審理醫療糾紛中,患者對病歷資料提出異議的不在少數。在法院審理的2009年之前立案至今未完成初次醫療事故鑒定的十余件案件中,均系由于雙方當事人對關鍵證據病歷資料存在爭議所致。在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存在少數醫務人員為逃避責任,違背客觀真實對病歷資料的內容進行涂抹或者添加,該種行為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明確禁止的,同時也因其不真實、不合法,不能作為證據使用。但是,臨床主治醫師按規定負有檢查、修改下級醫師書寫的醫療文件的職責,因此對于醫療活動中醫務人員在病歷資料記錄時產生的筆誤或疏漏,應當允許修改或補充。這時,對病歷資料真實性的存疑,往往容易使患者對醫院產生不滿或仇視情緒。
2、患者普遍對鑒定不構成醫療事故的結論的不信任。
根據目前司法實踐的統計,經鑒定構成醫療事故的約占總委托鑒定的10%以下,所占比例極少,這當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醫療總體質量還是比較高的。但是,眾多患者基于對醫學會性質、組織成員的懷疑,認為是“父親給兒子作鑒定”,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對說服患者的觀念轉變上未能產生應有的效果。雖然很多案件經鑒定不構成醫療事故,但仍難以平息患者對院方責任懷疑和指責。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審理,往往需要兩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及一審、二審程序,眾多案件甚至還要進行司法鑒定,故從患者的起訴到判決的生效、執行,一般至少在兩年以上,有的甚至結案遙遙無期。
4、賠償標準界定的不科學或認識上的不統一。
目前,醫療損害賠償案件在適用賠償標準時的雙軌制,即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賠償,而不構成醫療事故但醫院有過錯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賠償,這樣,在審判實踐中,往往會造成這樣一種后果,即主觀過錯程度嚴重的醫療事故所產生的賠償反而比不構成醫療事故一般醫療過錯賠償還低,這樣的判決結果,很難使當事人服勸息訟。《侵權責任法》實施后,如何界定賠償標準,仍未有統一認識,故同類案不同判的現象仍存在。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由于處理程序和法律適用較復雜,各方在審判中認識分歧嚴重。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法官之間、法院之間對案件如何處理認識不一致;另一方面是當事人、代理人與法官之間的理解存在分歧。比如對賠償標準的認定、鑒定程序的把握等,容易導致誤解或矛盾的發生。
5、長期醫患矛盾的積累。
由于醫療過錯對人體的侵害性和危險性較大,一般損害后果比較嚴重,患者病情會影響患者整個家庭的生活狀態和質量,因此發生醫療爭議后患者容易情緒激動,患者到法院訴訟時醫患雙方的矛盾更加尖銳。
另外,也有部分患者認為醫院是塊“唐僧肉”,一旦發生損害后果,不論醫院有無過錯,均對醫院提出高額賠償請求,一旦達不到目的,遂胡攪蠻纏。同時,部分患者或其家屬利用政府、法院維護穩定大局的觀念,無理糾纏,甚至以上訪、哄鬧及沖擊醫院、法院、政府機關相要挾,以達到其不法目的。 建立醫療責任強制保險制度,降低醫療責任風險;建立醫療糾紛評估機制,盡量將糾紛消解于訴前。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你了解更多的有關醫療糾紛訴訟中常見的問題。最要的是要知道針對問題的對策有哪些,避免在訴訟中吃虧或者導致敗訴的結果。
醫療事故糾紛的管轄權是怎么規定的
醫療事故打官司前患者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2-10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全責交通事故保全期限
2021-03-01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