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在進行訴訟時,也是需要遵循民事訴訟的相關規定。那么,醫療糾紛訴訟中要回避的情形有哪些?回避制度的設立是為了更加公平合理的解決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糾紛。那么,在醫療糾紛訴訟中,回避的情形有哪些規定?
回避的形式主要有自行回避和當事人要求回避兩種。
自行回避
自行回避指回避適用人員,遇到法定應當回避情形時,主動提出不參與該案訴訟等活動。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當事人要求回避
當事人要求回避,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請,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帆布包女式雙肩做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權要求回避,但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未經批準,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報銷費用的;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
回避申請的處理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做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回避的效力
回避制度是民事訴訟法的事關訴訟公正性的制度,訴訟中,應當回避的人員沒有回避,將產生據此做出的判決或其他文件歸于無效的后果。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有關醫療糾紛訴訟中有關回避的相關內容。在實踐中,如果您屬于相關的情形,請申請自行回避,這樣既能夠提高訴訟的效力,也能夠更好的解決醫療糾紛。
:
醫療糾紛訴訟中經常出現哪些問題?
醫療糾紛的訴訟中質證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個體工商戶消防滅火器過期如何處罰
2020-12-10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復核申請書范本如何寫
2020-11-14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保險單(產險)的變更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