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行為是指醫務人員或醫療機構應用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術從事的為特定的 自然 人進行健康價值創造的各種行為,其實施主體一般是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
醫療欺詐定義及與醫療事故的區分
我們知道,醫療事故通常是由于醫療條件、設備、技術水平、醫護人員能力等原因而造成的,通常的誤診就是如此。而我們發現在醫療糾紛案件中,醫療欺詐一旦被患 者發現,醫療機構的主要保護傘就是誤診。上述的兩個案例就是如此,醫療機構以醫療條件、設備、技術水平、個人能力不足造成誤診為由,可以輕而易舉的對抗患 者的訴求。那么,如何破除誤診等醫療事故外衣揭示醫療欺詐本質呢,筆者認為給醫療欺詐做出一個明確的界定尤為必要。
醫 療欺詐,在學界還沒有形成一致的定義。但是基于現實發生案例,筆者認為醫療欺詐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構成要件:
(一)以虛構或夸大病情、過度醫療為手段;
(二)以誘使患者支付非必要醫療費用,取得財產或其他財產性利益為目的;
(三)在其醫療水平和能力范圍內明顯可以避免誤診而積極追求的;
(四)給患者生命 權、健康權造成侵害或給患者財產權益造成較大損害的。
筆者認為,過度檢查在內的過度醫療行為,也應當納入到醫療欺詐的形式要件的范圍之內。把過度檢查在內的過度醫療作為醫療欺詐的行為方式可以更好的打擊醫療領域中的不誠信和欺詐行為,保 護患者的合法人身及財產權益。之所以這樣理解,筆者主要是從行為的主觀方面考慮的,即過度醫療和醫療欺詐一樣,其行為人的主觀方面同為故意,只要其他的構 成要件具備,過度醫療同樣可作為醫療欺詐的一個表現形式,具備對其進行制裁的必要性。這一點也正是醫療欺詐與醫療事故的主要區別,我們知道醫療事故中行為 人的主觀方面是過失而非故意。
醫療欺詐在司法實踐中的認定
既然我們依據現實情況,對醫療欺詐的構成要件作出了界定,那么如何在司法實踐中去認定醫療欺詐呢?因為行為人主觀方面是故意還是過失、是否是以誘使患者支付 非必要醫療費用,取得財產或其他財產性利益的目的、是否在其醫療水平和能力范圍內明顯可以避免誤診以及是否屬于虛構或夸大病情、過度醫療等問題的認定都需 要具備可操作性。筆者認為主客觀相統一的理論在此具有較高的適用的價值。探究行為人行為本質意圖是空泛甚至是困難的,但是依據其作出的行為我們往往可以探 究一二。依據該理論我們首先需要分析行為人的客觀行為,當其行為具備可處罰性時,我們才有必要分析其主觀意圖。
對于客觀行為方面,即否屬于虛構或夸大病情、過度醫療等行為的問題,筆者認為這里需要結合所在醫院的醫療水平和能力來考慮,在實踐中發生醫療診斷不一致,患 者懷疑院方醫療欺詐時,可以采取類似于司法鑒定的形式,雙方共同選擇向有資質的醫療單位申請醫療鑒定,達不成一致意見的通過類似于搖號形式隨機選擇鑒定機 構。如果糾紛已經進入司法程序則按照司法鑒定程序處理。鑒定方向主要有二:一是醫療診斷的真實性;二是與初始醫療機構醫療水平和能力的契合性。
對于主觀方面是否是以取得患者財產利益為目的的問題,筆者認為在客觀行為得到認定的基礎上,需要探究主治醫生是否直接獲得財產利益其他財產性利益。比如分 紅、考評中獲益。同時,醫生在診療過程中的行為是否符合診療規范也是考慮的主要因素。在已經發生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少數醫護人員擅自篡改病歷資料及其他 醫療數據等行為也屢見不鮮。
舉輕以明重,以《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三條為視角探析追責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三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這里的"不必要的檢查",在學界稱為"過度檢查", 屬過度醫療的一種形式。《侵權責任法》將過度檢查納入侵權行為范圍,是在著力打擊醫院不顧患者病情實際對患者進行過度的非必要的醫療檢查,以收取高額的檢 查費用的行為。但這里的過度檢查對患者的權益的侵害以及不利影響要遠遠的小于醫療欺詐。理由主要是:一、過度檢查侵害患者財產權益,但是醫療欺詐侵害對象 則不僅包含財產權益,更可能包括患者的健康權甚至是生命權,其對于患者及家屬的精神傷害也是巨大的。二、過度檢查對于患者財產權益的侵害僅限于醫療檢查的 范圍,但是醫療欺詐對于患者財產權的侵害則通常遠遠大于醫療檢查的范圍,前些階段動輒數百萬元的天價醫療費案件就是佐證。三、如果說過度檢查是院方醫療不 規范的結果,那么醫療欺詐則是醫療領域醫德淪喪、甚至違法犯罪的集中體現。既然我國的《侵權責任法》已經對于過度檢查作出了明確的限制,那么,依據舉輕以 明重原則,對患者權威危害更大,對社會影響更為不利的醫療欺詐則更有科處處罰的必要了。
醫療欺詐的法律責任
筆者認為現有的法律法律體系已經完全可以將醫療欺詐的處罰囊括在內了。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 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第五十七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 責任。第六十三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同時,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 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而據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的相關規定,6000元以上60000元以下(不含60000元)屬"數額較大"、6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不含500000元)屬"數額巨大",500000元以上屬"數額特別巨大"。
筆者認為,醫療欺詐行為中存在明顯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欺詐行為,且詐騙金額如果達到詐騙罪的立案標準,那么就應將對醫療欺詐行為按照詐騙罪定罪處罰。按照詐騙罪的處罰起點數額為界,追究醫療欺詐的民事和刑事法律責任。以江蘇省為例,6000元是詐騙罪的起點,對騙取6000元以下的醫療欺詐行為,要求醫療機構退還醫療費用、罰款、對患者進行精神損害賠償或者懲罰性賠償等民事責任;對于騙取6000元以上的醫療欺詐行為,則對直接責任人按照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對醫療機構進行罰金處罰。
以上是由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醫療欺詐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仍然有疑問,可以咨詢專業律師為您做更進一步的解答。
:
什么情況不屬于醫療事故?
什么是一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醫療事故行政責任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安全生產法第91條規定罰多少錢
2021-02-16軍人外遇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11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