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糾紛都有相應的訴訟時效規定,而一般是規定在我國《民事訴訟法》或一些特殊法律當中。人們經常聽說的醫療糾紛訴訟也是有時效限制的,如果超過法定訴訟時效起訴的話,則對起訴人來講是很不利的。究竟醫療糾紛訴訟的時效有多久?律霸小編馬上為您介紹。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對自己權益予以保護的權利。法律對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屬于強制性規定。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內。否則,原告的勝訴權將消滅。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5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及第136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之規定可知,法律根據情況不同,規定了兩種訴訟時效期間,即1年、2年。醫療糾紛的種類較多,醫療糾紛訴訟中涉及的法律關系也較為復雜,因此權利人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選擇訴訟案由,即醫療侵權糾紛和合同違約糾紛。選擇的角度不同,則法律所規定的訴訟時效也就不同。
對于醫療侵權糾紛,則適用1年的訴訟時效,而對于合同違約糾紛,則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患者如與醫院發生糾紛后欲追究醫院侵權責任的訴訟,適用特殊訴訟時效期間,訴訟時效為1年;如把醫療糾紛作為一種醫療合同糾紛,則適用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
但在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受理醫療糾紛案件大多以醫療侵權糾紛受理。因此作為患者及其家屬,在發生醫療糾紛后,一定要注意訴訟時效的規定,不僅有利于證據的收集,也可避免因超過訴訟時效而使自己喪失勝訴的權利。
在醫療糾紛訴訟當中,可以是基于侵權而提起的訴訟,也有可能是因為合同違約而提起訴訟,此時不同情況下的訴訟時效是不一樣的。前者的醫療糾紛訴訟時效為1年,而后者則可以是2年。更多醫療糾紛訴訟的知識,歡迎你到律霸網站進行詳細了解。
醫療糾紛如何提起訴訟
刑事訴訟法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和保證方式分別是什么
刑訴法對刑事訴訟程序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預審需要哪些手續
2020-12-20合同一方拒絕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0-12-2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土地流轉合同怎么填
2021-03-22拆遷房屋賠償協議訴訟期是幾年
2021-02-07強制拆除院子的程序
2020-12-23平房拆遷補償標準每平方補償多少
2020-12-29拆遷安置房住房補貼是如何的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