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了我國頻繁的出現醫療事故,所以出現醫療糾紛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出現醫療糾紛之后除了雙方之間通過訴訟解決之外,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調解。下面大家就跟律霸網站的小編一起來看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有哪些吧。
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方式
1、人民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后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衛生部等三部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免費為市民調解醫療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本轄區內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的醫療糾紛。受理范圍包括患者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就檢查、診療、護理等過程中發生的行為、造成的后果及原因、責任、賠償等問題,在認識上產生分歧而引起的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不收費。委員會由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和較高調解技能、熱心調解事業的離退休醫學專家、法官、檢察官、警官,以及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組成。
2、行政調解
行政調解是指衛生行政部門對于醫療糾紛的調解。就我國的情況而言,衛生行政機關在醫療糾紛調解中占據著核心地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此作了專門規定:衛生行政機關調解的范圍是當事人之間關于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爭議;調解是可選擇的并且不具有強制力,其履行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愿。實踐中,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3、訴訟調解
訴訟調解也稱司法調解,是指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后,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愿同意的調解。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進行調解。所謂自愿,一是從程序意義上講,雙方當事人自愿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爭議;二是從實體意義上講,調解協議的內容必須是雙方當事人意愿。這是調解不同于判決的一個重要特點。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一種訴訟權利,人民法院有權在當事人自愿的前提下主持調解,無權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調解協議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自愿協商的結果。也就是說,調解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
我相信大家在閱讀了上述的文章之后都應該知道在我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的方式有那些了吧,希望律霸網站小編的編輯能夠對大家的生活有所幫助,若是大家對于這方面還有其他的法律疑問,不妨到我們律霸網站上找尋專業的律師進行相關的咨詢和了解。
醫療糾紛調解無效以后怎么辦
醫療事故調解的過程是怎樣的
醫療調解應提供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如何產生的
2020-12-25外貿出口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6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需要多少人
2021-03-24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