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古丈縣律師 汝南縣律師 松陽縣律師 北市區律師 石峰區律師 右玉縣律師 仁化縣律師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醫療糾紛案屢見不鮮,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最高法院醫療糾紛賠償標準在大多數人眼中只是教科書式的明文規定,很少有人將它利用到醫療糾紛賠償中去,其實要想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法律途徑是最便捷的,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就一些賠償標準作出詳細的解釋,希望能夠幫助大家了解醫療糾紛賠償標準。
第一條 因賠償權利人認為醫療機構實施的醫療行為致患者、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不當損害,起訴要求醫療機構賠償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本條所指“賠償權利人”,是指接受醫療服務的患者、依法由患者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患者的近親屬。
第二條 醫療賠償糾紛案件包括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和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案件。
這里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案件包括:
(一)醫療行為存在過錯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后果,但不構成醫療事故的;
(二)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機構在計劃生育服務中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后果,但不構成醫療事故的;
(三)因醫療機構使用的藥品、醫用設備、醫療器械存在質量缺陷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后果的;
(四)因輸血感染病毒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后果的;
(五)其他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行為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后果的。
第三條 賠償權利人起訴要求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的,區別以下情形確定被告:
(一)醫療機構有執業許可證和法人資格的,該醫療機構為被告;
(二)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設立的為內部人員服務的醫院、門診部、衛生室(所),雖領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但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以設立單位為被告;
(三)依法設立的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個體、私營診所,以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醫師執業資格證上登記的單位或個人為被告;
(四)農村村民委員會設立的村衛生室(所)發生醫療糾紛的,以該集體組織為被告;村民委員會將集體性質的村衛生室(所)發包給有醫師執業資格的個人的,以該集體組織和個人為共同被告。
第四條 患者在不同的醫療機構接受治療,但賠償權利人未起訴患者就診的全部醫療機構以致影響案件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賠償權利人起訴就診的全部醫療機構;人民法院也可以依據職權追加賠償權利人未起訴的其他醫療機構作為被告參加訴訟。
已經作為被告的醫療機構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其他醫療機構為共同被告,經審查申請有理的,人民法院應當書面通知被追加的醫療機構參加訴訟。
第五條 在醫療賠償糾紛案件的訴訟過程中,醫療機構將償還拖欠醫療費作為反訴請求提起的,人民法院應告知其按照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另案起訴。
第六條 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損害賠償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因賠償權利人要求醫療機構承擔違約責任引起的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
醫療賠償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損害明顯的,從受損害之日起算;損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損害后果是由醫療行為引起的,損害后果確診之日起算。
第七條 賠償權利人應當對下列事項承擔舉證責任:
(一)就患者與醫療機構之間存在醫療關系;
(二)損害事實;
(三)實際損失及損失范圍。
第八條 醫療機構應對下列事項承擔舉證責任:
(一)醫療行為沒有過錯;
(二)醫療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三)醫療行為不是造成損害后果的唯一原因。
第九條 訴訟中,賠償權利人要求復印或復制《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條和第十六條規定的病歷資料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另一種意見:訴訟中,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主觀性病歷資料,人民法院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
第十條 醫療機構拒絕提供由其保存的病歷資料,或者偽造、隱匿、銷毀病歷資料,足以影響案件審理的,推定醫療機構具有過錯。
醫療機構涂改或者違反規定修改病歷資料,導致對案件爭議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十一條 賠償權利人拒絕提供其保存的門診資料或者搶奪、盜竊醫療機構保存的病歷資料后篡改、銷毀、拒不歸還,導致醫療機構舉證困難的,由賠償權利人對醫療機構在醫療活動中具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對治療過程中患者的死亡原因發生爭議后,因患者家屬拒絕或拖延尸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定的,醫療機構對醫療行為與患者死亡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不負舉證責任。
第十二條 對當事人提交的下列證據,人民法院在判斷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過錯時應當采納:
(一)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確定的醫療衛生制度;
(二)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制定或委托學術團體編寫的診療護理規范。
第十三條 對一方當事人提交的醫學教材或醫學文獻中記載的醫療規范、方法、觀點,對方當事人不能提供足以反駁的證據的,人民法院在判斷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過錯時應當采納。
第十四條 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或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有異議要求再次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委托醫學會組織鑒定。
第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對醫療行為有無過錯、醫療過錯行為與人身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醫療過錯行為在醫療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及傷殘等級、治療患者原有疾病的費用、營養和護理費用等事項進行鑒定,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委托司法鑒定機構組織進行司法鑒定。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或司法鑒定申請重新鑒定的期限為收到鑒定書之日起30日內。
當事人逾期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接受。
第十七條 人民法院在委托鑒定前,應當組織雙方當事人對提交的病歷資料的真實性進行確認。
對病歷資料的真實性難以判斷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申請文證檢驗。文證檢驗應當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或醫療過錯鑒定前完成。
第十八條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和司法鑒定結論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
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要求鑒定人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
鑒定人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
第十九條 人民法院委托醫學會組織鑒定的,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鑒定費用由醫療機構預先繳納。經鑒定,屬于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用由醫療機構支付;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用由賠償權利人支付。
司法鑒定的鑒定費用由提出申請的一方當事人預先繳納,并由人民法院根據鑒定結論確定鑒定費用的承擔。
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詢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申請鑒定人出庭的一方當事人預付,并由敗訴一方當事人承擔。
人民法院依職權委托鑒定的,鑒定費用及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詢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人民法院先行墊付,并由敗訴一方當事人承擔。
第二十條 人民法院在判斷醫療機構是否具有過錯及過錯大小時,應當結合現行醫療水平、醫療機構的等級以及醫療行為是否存在時間和事項上的緊急情況等因素綜合認定。
第二十一條 醫療行為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根據責任程度承擔賠償責任。
不構成醫療事故,但經審理能夠認定醫療機構存在民事過錯,符合民事侵權構成要件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由此看來,最高法院醫療糾紛賠償標準表明了我國在處理醫療糾紛賠償的問題上正在日趨完善,符合了我國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宗旨。在面對醫療糾紛時,更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積極做一個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2020醫療糾紛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最新醫療糾紛怎么處理,流程是什么?
醫療糾紛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續展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1專利申請復審費可以減免嗎
2021-03-14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交通事故認定書司法解釋
2021-02-25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雙親死亡土地承包經營權歸誰
2020-12-04土地出讓金返還稅收有哪些
2021-01-14國有劃撥土地轉讓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