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鑒定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醫療事故鑒定程序
醫療糾紛處理
出現了醫療事故首先要先確定好事故的責任,之后如果已經確定了責任那么就要對糾紛進行調解了,但是在調解的時候如何調解以及調解的方法各地區的規定都是不同的,那么寧夏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如何進行呢?小編這就和大家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患者與醫院協商解決
發生醫療糾紛后,醫患雙方進行溝通,雙方達成共識后,簽訂調解協議書,以此種方式解決醫療糾紛,通常稱之為“私了”。由于醫患雙方醫療糾紛本質上是平等的醫患主體雙方的民事爭議,依據民法自治原則,醫患雙方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需要注意的是,和解必須建立在雙方當事人完全自愿的基礎之上,任何一方或第三方均不得強迫另一方接受協商解決方式,同時,和解必須堅持合法性原則,即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達成的協議將歸于無效。據調查顯示,85%以上的醫患糾紛都是通過此種方式解決的。在醫療糾紛激增的今天,醫療糾紛的協商解決方式仍然為有效,也是便捷地解決醫療糾紛的好方法。
(一)優點
1、患者與醫院協商解決是以妥協而不是對抗方式解決糾紛,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維持醫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2、當事人有更多機會自行參與糾紛的解決,不具有強制性;
3、有利于保護個人隱私;第四,經當事人理性的協商和解決,能達到雙贏的結果。因此,總的來說,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糾紛,具有省時、省心、經濟的特點,它因能快捷有效地化解矛盾,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持社會穩定,從而成為解決醫患糾紛最好的方式之一。
(二)缺點
盡管和解可以消除糾紛,但是由于此種方式是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的,運作中的隨意性使得人們對和解的公平性、合法性信心不足,醫患雙方的和解有可能排斥了本應介入的衛生行政部門和檢察機關對相關責任人的追究,從而使責任人逃避法律制裁。同時,所達成的協議沒有相應的法律約束力,任何一方都有可能發生反悔,容易導致更大的風險和重復成本。
二、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解決
我國衛生行政部門是政府的一級職能部門,其職責主要是貫徹實施政府的衛生方針政策,保障人民的健康,因此衛生行政部門參與處理解決醫療糾紛是由其職責所決定的,當醫療機構和患者單獨協商不能達成協議時,可以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調解協商解決。2002年9月1日,國務院頒布了《醫患事故處理條例》,把衛生行政部門調解作為解決醫療糾紛的必經程序,即發生醫療糾紛后,必須先經過衛生行政部門的行政調解,否則不得提起訴訟,使衛生行政部門的調節成為醫療糾紛訴訟的前置程序。
(一)優點
通過衛生部門調解解決醫療糾紛的優點主要是
1、快速方便。作為行業主管機關,衛生行政部門所具有的專業認知能力是其他糾紛解決機制所不具有的;
2、節約費用。衛生行政部門解決醫療糾紛是職權行為,費用較低甚至不產生費用;
3、效力較強。行政裁決一經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強制性。其四,對行政裁決的不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訴訟再次進行解決。
(二)缺點: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衛生行政機關調解醫療糾紛是以醫學會作出的醫療事故鑒定結論為依據,醫學會組織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主要來自醫療機構,醫療事故鑒定因所謂醫醫相護“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而導致患方對其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結論難免產生質疑,因為衛生主管部門與醫療機構的特殊關系,在處理該類糾紛中無論是機構或過程都難以使病人滿意。因此,衛生行政機關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提出的調解意見有時難以得到患方的信服,難以成功解決醫療糾紛。
三、民事訴訟方式解決
當衛生行政部門也不能成功調解時,醫療糾紛可以通過司法途徑來解決,即發生民事訴訟。一般來說,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前,都要勸雙方進行調解,并以法官身份提供第三者的幫助,稱之為司法調解。醫患糾紛經司法調解仍不能解決糾紛,法官不得不進行司法裁決,以國家強制力為保障解決糾紛,這是醫患糾紛解決的最后方式。
(一)優點
通過訴訟解決醫療糾紛,是以國家強制力手段解決,其程序應是最公正的,最具有嚴肅性和約束力,民事訴訟是解決醫患糾紛的最后一道防線,是不能被推翻的最后的解決方式。
(二)缺點
訴訟成本高、程序復雜、效率低,消耗大量的國家司法資源及醫患雙方的經濟和精神資源。更重要的是,醫療行為的專業性和復雜性,決定了醫療糾紛不宜以訴訟為主要解決方式。由于醫生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職業,非經專業訓練難以對專業問題得出客觀科學的評價,而絕大多數法官醫學知識缺乏,對有關證據的效力和訴訟進程難以把握,使醫療糾紛的定性和處理困難,相對于其他類型案件的審理顯得蒼白無力,而其裁決的結果未必令雙方均滿意,所以其社會效益和社會價值并非最佳。
四、其他解決途徑
除了以上三種較為傳統的解決方式,醫療糾紛還有其他解決途徑,如第三方支持下協商解決、仲裁等。由于仲裁員選任的特殊性,即可以有法律專家又可以有醫療專家共同組成仲裁庭處理糾紛,兩個專業的結合使糾紛解決更具效率,但是目前我國醫療糾紛仲裁的案例并不是很多,所以并不著重討論。
但是如果是患者與醫院進行協商解決優點是當事人可以直接的參與其中進行協商以及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條件,缺點是容易催化和加深矛盾。其余的還有衛生部門進行調解以及進行民事訴訟調解。
醫療事故賠償費用的結算方式是什么?
醫療事故可以申請重新鑒定嗎?
醫療糾紛中醫療機構舉證責任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誰有權查處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
2020-11-15股權轉讓
2021-03-15第三方支付是怎樣的
2020-11-1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什么是老賴
2021-01-09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