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8年2月,李某之丈夫張某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起訴至法院要求與李某離婚。法院于3月10日開庭審理。在開始法庭調查之前,審判長詢問原、被告是否要申請對本案進行不公開審理,并對“不公開審理”的事由進行了調解,李某、張某均表示不申請,法庭遂依法對該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庭審中,李某認為張某提出離婚的根本原因是張某有第三者,且當庭指出第三者為付某,并對其年齡、職業及住址作出了具體描述,但未向法庭提供任何證據予以證實。因該離婚案件屬于公開審理的案件,旁聽群眾較多,于是,此事飛快地在付某居住的村莊傳播開來,風言風語也很快地傳到了付某的耳中,輿論的壓力使其抬不起頭來,最后引起嚴重失眠,無心從事正常的生產勞動,其原來開辦的診所也被迫歇業。5月17日,付某以侵害名譽權為由起訴至法院要求李某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及賠償10000元精神損失。
【分歧】
因該案比較特殊和典型。討論中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分歧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李某不存在名譽侵權問題,因其指出張某有第三者只是為行使其答辯權和辯論權,主觀上根本無侵權的故意,表達雖有不當,但不足以構成侵權。
第二種意見認為,李某侵犯了付某的名譽權,應當向付某賠禮道歉,在其影響范圍的村莊消除影響,并向付某酌情賠償精神損失2000元。理由為李某確因不當言論造成了付某的名譽損失,并致使付某經常失眠、不能正常從事生產勞動。
【管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首先,李某具有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主觀故意。從本案的李某來看,她為了反駁其丈夫為離婚而提出的種種理由,行使其答辯權及辯論權本也無可厚非。但離婚案件是一種特殊的案件,說其特殊,是因該類案件往往可能涉及到婚姻的當事人之間及當事人之外的第三方的隱私。因此,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對該類案件的審理也作出了特殊的規定,即如果認為案件的審理可能涉及到個人隱私,當事人任何一方均有權向法庭申請不公開審理。而本案的李某,明知可能涉及到他人隱私,在法庭履行釋明義務,征詢其是否申請不公開審理的意見后,仍明確表示不申請不公開審理。并且,在無任何證據材料證明的情況下,仍在法庭中當著眾多旁聽群眾指名道姓地指出付某是其丈夫的第三者。因此,不管李某發表這番言論是出于何種目的,很明顯其均存在一種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主觀故意。
其次,李某的行為客觀上對付某造成了損害。由于李某在離婚訴訟中公然陳述付某系其丈夫的第三者,該事很快地由眾多旁聽群眾傳播開來,使得付某在當地“抬不起頭來”,甚至“引起嚴重失眠,無心從事正常的生產勞動,其原來開辦的診所也被迫歇業”。可見,李某對付某造成的損害是客觀存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下簡稱“民法通則意見”)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本案中,李某在離婚訴訟中口口聲聲公然陳述付某即是第三者,而未提供任何證據證實“第三者”之事實的存在,應當視為對“第三者”付某的誹謗,且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據此,李某的行為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
再次,《民法通則意見》第150條規定:“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公民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因此,責令李某向付某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向付某酌情賠償2000元名譽損失是應當的,也是適當的,足以消除李某的侵權行為給付某帶來的消極影響。謝*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預防假冒商標的行為發生
2021-01-16抵押聲明是否證明抵押擔保成立
2021-02-19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新三板是什么,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2020-12-09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承包合同糾紛算什么類型的案件
2020-11-22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農村機動地管理辦法
2021-02-16土地轉讓年限是多久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