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產糾紛案件不公應該怎么辦?
房產糾紛案件不公應該提出上訴,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在上訴期內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如果已經超出上訴期的,可以申請再審或要求檢察院提起抗訴。《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房產糾紛也稱房地產糾紛。
房地產糾紛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之間及他們相互之間基于房屋和土地的權利義務所發生的爭議。具體而言,是指關于房屋和土地的所有權、經營管理權和使用權等權益的爭議。
房地產糾紛是指在房地產開發、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當事人之間因房地產權益而產生的爭議。實際上也就是房產(房屋權益)糾紛和地產(土地權益)糾紛的總稱。其當事人既可以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房地產管理機關,其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包括涉外房地產關系中的外國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和港澳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房產糾紛的解決
解決購房過程中發生的房產糾紛,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行政和訴訟等辦法加以解決。
(1)協商解決。
(2)調解解決。調解,是指購房糾紛的買賣雙方,在不能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時,根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在房地產管理部門、消費者協會或其他組織部門的主持下,通過說服教育,促使雙方當事人根據有關商品房銷售的法規和政策的規定,相互諒解,達成和解協議,使購房糾紛及時得到解決的一種方式。
(3)仲裁解決。仲裁又稱公斷,是指買賣雙方在爭議發生之前或爭議發生后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交給仲裁機關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地方性行政規章、規定做出對各方均具有約束力的裁決。仲裁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預,仲裁委員會與行政機關之間沒有隸屬關系。仲裁裁決一經做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并且仲裁裁決是終局的,不存在當事人上訴的問題。如要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購房者和開發商必須訂有仲裁協議,自愿將糾紛遞交仲裁解決。如果雙方中有一方不愿將糾紛遞交仲裁,那么就不能采用這種方式解決糾紛。
在現代社會,我們講求的是公平正義,這也是我們國家法制社會追求的終極目標,但確實在實際的審判案件過程當中,存在著不公的現象,很多,當事人不知道應當如何處理,實際上可以提出上訴,這是我國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一審不服,可以提出上訴。
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房產證在房產糾紛中不再是唯一的證據
房產繼承稅多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的保全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2-19房租沒到期,不租了房東不允許轉租怎么辦
2020-11-19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