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這是最典型的侵害榮譽權的行為。它是指未經法定程序,沒有法定理由,并由法定機構作出就宣布撤銷或剝奪權利人的榮譽。如某廠職工高某多次獲省勞動模范稱號,并給予兩次晉升工資的獎勵。后來,因揭發(fā)廠長有經濟問題,遭到廠長的報復。該廠長宣布取消高某省勞模稱號,取消其獎勵的工資。在這一案件中,高某獲得的榮譽是經省政府批準的,該廠長根本無權宣布撤銷此榮譽,故屬非法剝奪榮譽,構成了對高某榮譽的侵害。
2.非法侵占他人榮譽。這是指對他人獲得的榮譽,行為人以非法手段進行冒領、強占或偷竊。如某縣決定對見義勇為的農民劉大民授予榮譽稱號并頒發(fā)獎金,參加頒獎儀式的通知寄出后,郵遞員誤將信送到了與劉大民同村的劉大明手中。劉大明乘機冒充劉大民領取了榮譽稱號和獎金。在本案中,劉大明就侵犯了劉大民的榮譽權。
3.低毀他人獲得的榮譽。這是指有的人因各種原因,如對他人獲得榮譽心懷忌爐等而低毀榮譽權人,引起他人對榮譽權人榮譽的獲得的懷疑,因而構成對他人榮譽的侵害的。
4.侵害榮譽權人的物質利益。這是指對榮譽所附隨的物質利益進行侵害的行為,它包括拒發(fā)或扣發(fā)獎金、毀壞獎杯、獎章、獎狀等行為。如某單位根據(jù)規(guī)定對本單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授予榮譽稱號并各獎勵兩萬元。后因有人反映獎金數(shù)額過高,單位領導便擅自決定,對獲獎人員只發(fā)給1萬元獎金,剩下的1萬元捐給工會,用作工會活動經費。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扣發(fā)應得物質利益的行為,構成了對榮譽權的侵害。
對前述各種侵害榮譽權行為,根據(jù)《民法通則》134條的規(guī)定,侵害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主要有:停止侵害、恢復榮譽、返還物質利益、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律師法學功底深厚、思維嚴謹、工作踏實、待人坦誠,執(zhí)業(yè)以來代理了各類民商事案件及刑事辯護案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對法律問題的理解全面、務實、透徹,在民商事訴訟方面以當事人的權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為出發(fā)點,注重訴訟主體、法律關系的審查,注重窮盡證據(jù)和窮盡法律適用,通過程序與實體并重,力求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統(tǒng)一,能夠從實際法律效果出發(fā),運用靈活的訴訟和非訴方法實現(xiàn)當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
醫(yī)療事故可以報警嗎
2021-01-14工傷賠償申請流程
2020-12-26民間借貸起訴費誰承擔
2021-02-19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全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一致嗎
2020-12-05合同履行方式怎么寫
2021-02-15離婚時房屋拆遷怎么處理
2020-12-06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失信企業(yè)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借錢不還,債務人跑路怎么辦
2021-03-22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