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條規定有哪些?
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條規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登記取得或者根據物權法第二章第三節規定取得建筑物專有部分所有權的人,基于與建設單位之間的商品房買賣民事法律行為,應當認定為物權法中所稱的業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章第七十條 業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第七十一條 業主對其建筑物專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二條 業主對建筑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業主轉讓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并轉讓。
根據我國《物權法》規定的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與有些國家規定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是同一概念,加上“業主的”三個字,是因為“業主”、“物業”的含義已經為人們所熟悉,為了便于人們理解,故將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之前加了“業主的”三個字。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解釋》對業主進行了擴大解釋,即基于與建設單位之間的商品房買賣民事法律行為,已經合法占有建筑物專有部分,但尚未依法辦理所有權登記的人,可以認定為業主。
二、建筑物所有權區分
一般認為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享有三個方面的權利:
①對專有部分享有的專有所有權;
②對共有部分的共有權;
③因共同關系所產生的成員權。成員權又稱社員權,是指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基于在一棟建筑物的構造、權利歸屬及使用上的不可分離的共同關系而產生的,作為建筑物的一個團體組織的成員而享有的權利與承擔的義務。共有所有權是建筑物所有人對建筑物指共用部分所享有的占用、使用及收益的權利;其中,全體所有人的公用部分主要由電梯、樓梯、走廊、庭院、管道、屋頂、地下室等等;部分所有人的共用部分主要有:各單元內的樓梯,各樓層之間的樓板,兩套住宅之間的隔墻等。各共有人在分享權利時應當以共用部分的本來用途使用共用部分;并分擔共同的費用和負擔;不得擅自對共用部分進行修繕或拆除等。
建筑物的所有權一般都是業主本人,通常情形下,公民在購買建筑物之后,都會在開發商所提示的時間范圍內,到制定的單位,辦理房產證等手續,在其拿到土地使用證之后,可以將所有權,或者是使用權,轉讓給其他的民事主體。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規范的內容是什么
建筑法規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2020-12-18人民檢察院可以對看守所提出糾正意見的情形
2021-02-27法定社區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法律顧問費一年是多少
2021-01-30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婚前隱瞞身體缺陷算騙婚嗎
2021-01-08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房子被抵押還能繼承嗎
2021-02-28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委托代理人
2020-12-15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究竟是怎樣的呢
2020-12-04作“釘子戶”對于拆遷補償到底有沒有優勢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