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引用:
1.同樣是花季女孩,在一次車禍中同時喪生,兩個擁有城市戶口的孩子都獲得20多萬元賠償,而另一位農村戶口的孩子所獲賠償只有9萬元,這些被概括為“同命不同價”的案例,讓我國現行死亡賠償標準屢遭質疑。27日上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進行三審的《侵權責任法(草案)》新增規定:因交通事故、礦山事故等侵權行為造成死亡人數較多的,可以不考慮年齡、收入狀況等因素,以同一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2.作為我國民事法律體系中的支架性法律,《侵權責任法(草案)》于2002年12月經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初次審議,于2008年12月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第二次審議。
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草案二次審議后,廣泛征求了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律師協會、一些地方和專家提出,全社會普遍關注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在實踐中,死亡賠償金的性質不夠明確而且標準較低,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將死亡賠償金的標準按照農村和城市進行簡單劃分,“同命不同價”的爭論長期困擾法院審判工作,侵權責任法對此不能回避,應該明確規定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和標準。
要點解析:
1.死亡賠償金,又名死亡補償費,顧名思義,是對受害人作為一個民事權利主體生命權的喪失(死亡)作出的賠償。目前具體的賠償標準如下:
(1)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來計算。普遍的以戶籍為準,城鎮戶籍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農村戶籍的,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
(2)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根據客觀計算方法,以定型化賠償模式來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和賠償年限,具體為:就是一次性賠償20年,死亡賠償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死亡賠償金賠償的對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齡太小,賠償20年就完了,年齡大一點的就是年齡每增加一歲就減少一年。死亡賠償金采納了系“繼承喪失說”,并非精神撫慰金,其計算公式為:
城鎮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歲以上的為(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農村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歲以下為20年(含);60周歲以上:N=(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寵物醫療糾紛為何難解
2021-03-10有拆遷安置房后再購房還算首套房嗎
2020-12-02暴力查封的行政強制措施能否提起行政復議
2021-01-04告行政機關時行政機關來取證不給要承擔責任嗎
2021-03-10房產繼承糾紛的訴訟時效
2020-12-30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