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王某是一位從事建筑行業的包工頭,無建筑資質。2001年3月其從勞務市場上招聘了張某,分配張某從事電工工作。2004年10月,張某在建房工地上被房頂上墜下的鋼架砸中,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事后,張某的妻子谷某與王某協商賠償事宜,因協商未果,谷某一紙訴狀將王某告上法庭,要求王某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二個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費等354800元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
對于上述訴訟請求中谷某能否向王某同時主張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谷某不能向王某同時主張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因為死亡賠償金等于精神損害撫慰金。理由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的規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明確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因此,死亡賠償金等于精神損害撫慰金,如果王某支付了死亡賠償金,谷某就無權再要求王某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二種觀點認為:谷某能向王某同時主張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因這死亡賠償金不是精神損害撫慰金。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中規定如果致人死亡的,死亡賠償金為精神損害撫慰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也指明了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財產損失與精神損害賠償是分別用第十七條和第十八條進行的規定,同時在第三十六條也明確規定:“本解釋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確。”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是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的,其第九條的規定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不一致,因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死亡賠償金不等于精神損害撫慰金。就本案而言,谷某不僅有權要求王某支付死亡賠償金,而且有權要求王某對其因丈夫死亡而遭受的精神損失給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工傷申請流程
2020-12-21商號取得流程是什么
2020-12-10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對強制執行費用不服的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5遵義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