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協商解決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1、在協商中,最好要求患方有懂醫的人員參加,如果患方有懂法的人員參加更好。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調解協議的效力。
2、協商以當事人自愿為基礎。無論是調解的進行、調解協議的達成還是調解協議的履行,都需要當事人的自愿和合意。當事人的自愿是調解能否進行的基本條件。
3、調解沒有嚴格的固定程序。調解沒有固定的規則,如果當事人一方不愿意繼續調解,可以馬上終止,因而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4、調解書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調解書沒有法律上的強制執行力,其所規定的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能否實現,主要依靠道義力量。
5、調解實際上意味著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在維護權利與權益方面的相互妥協。如果雙方都堅持全面保護己方的權利與權益,糾紛就不太可能通過調解而獲得解決。
二、醫療糾紛解決的法律途徑有哪些?
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法有醫患雙方協商調解、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和向法院提起訴訟三種途徑。而現實中,訴訟往往是醫患雙方解決糾紛的首選途徑,患方在醫療糾紛中如何訴訟進行法律上的指導。
1、訴前準備工作。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應第一時間和醫務科聯系、投訴,要求復印診療病歷,并會同醫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歷(包括診治病歷、住院病歷、手術同意書、會診討論記錄等所有資料),向醫務科索要《醫療糾紛投訴表》回執。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選擇適用何種法律方式解決糾紛了。
2、訴訟。提起訴訟后,法院會安排時間進行第一次開庭,該次開庭主要確認醫患雙方的訴訟主體資格、對雙方提交的病歷資料進行質證,經過質證的病歷將在第一次開庭后由法院移交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所以在首次開庭這一階段患方應把握好機會,認真仔細審查病歷資料的真實性、規范性、完整性,盡可能將對自己不利的病歷資料排除出有效證據之外。
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這是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環,它決定了整個醫療糾紛訴訟的大局。說白了,打醫療糾紛訴訟其實就是打醫療事故鑒定!患方應認真對待,向專家小組提交的《陳述書》內容應盡可能詳細陳述醫療經過,同時著重指出醫方的醫療行為存在哪些過失,違反何種診療規范。
醫鑒會的專家們其實也是各醫院的主任醫師、醫學教授,他們對醫院一方有著天性的維護,故患方在《陳述書》中應一針見血明了的指出醫方存在的診療過錯,不給專家小組回旋的余地;如果患方在《陳述書》中不能指出醫方明顯過錯的話,專家們往往也會睜只眼閉只眼作出對患方不利的鑒定結論,這就象民事訴訟中不訴不理的原則。
4、賠償款的確定。醫療事故鑒定結果出來后,如認為構成醫療事故,患方可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確定賠償款項,但要考慮到醫方的診療行為和患者出現的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多大的因果關系,來確定醫方應承擔的責任。如某患者被確診為癌癥晚期,死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實,盡管醫方的診療失誤加速了患者的死亡,但如要求醫方對患者的死亡負全部賠償責任也是不合理的,法院也不會支持。
綜合上面所說的,醫療糾紛出現了之后就需要由雙方來進行協商解決,而在協商過程中就要注意各項細節,懂醫和懂法的人必須要存在,再者就是協商的條款一定要是出自雙方自愿的情形,如果一方有任何的強迫行為,那么都是協商不下來的。
關于醫療糾紛責任認定和承擔方式
醫療糾紛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醫療糾紛訴訟怎么請求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被打做法醫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9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