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半個月前,張*燕與同事在一家火鍋店就餐,因搶座與另一名顧客發生爭吵,對方突然抄起桌上的酒瓶砸傷了張*燕頭部。后經醫院治療,張*燕花去2500余元醫療費用。
在整個長達近10分鐘沖突過程中,店主既未制止,也沒有報警,甚至讓打人的顧客揚長而去,導致無法確定其身份。無奈之下,張*燕要求店主賠償損失。但是,店主以他們斗毆與其無關為由拒絕。
評析:
事實上,店主應該承擔賠償責任。一方面,店主沒有盡到對顧客的人身安全保障義務。顧客在火鍋店用餐,意味著彼此之間形成了消費合同關系,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8條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即顧客基于消費合同具有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權利,店主則具有對應的義務。但店主卻在顧客發生沖突的整個過程中,既沒有及時制止、調處、化解矛盾,避免糾紛升級,也沒有報警,從而導致顧客受到傷害卻因無法確定傷人者身份無從追責,明顯違反了自身的法定義務。另一方面,店主必須賠償損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1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也指出:“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正因為店主未盡到力所能及的職責,決定了張*燕的傷害雖然是由于他人所致,但店主同樣難辭其咎,即在無法確定打人者的情況下,只能由店主全額賠償。
相關法律知識:
人身損害賠償,是指民事主體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受到不法侵害,造成傷、殘、死亡及其他損害,要求侵權人以財產賠償等方法進行救濟和保護的侵權法律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傷一級大概賠償多少
2020-11-09車分別押給兩家公司還不上了怎么辦
2020-11-28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