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股東資格認定"相關法律依據匯總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6 · 538人看過

最高人民法院杜軍認為,股東資格的認定標準在審判實踐中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具體而言,能體現股東資格的證據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出資證明書、股票、工商登記資料、公司章程、股東名冊、股東協議,這些材料對股東的規定有時并不一致,法官必須選擇合適的標準來確定股東資格。盡管有觀點認為應當區分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來認定股東資格。但是何為內部關系、何為外部關系有時并不清楚,有時甚至互相轉化,所以還應當更深入地對上述材料進行分類和規整,以便在不同法律關系中準確地確定股東。認定股東資格沒有絕對的標準,應當區分不同的法律關系分別進行認定。

在參考臧小麗博士、徐濤律師等專家律師相關法規匯編的基礎上,同時結合2施行的新公司法,律霸小編針對“股東資格認定”問題,對相關法規、文件和條文進行增刪、匯編和整理,與律師同仁共同學習、研究、參考。

一、與股東資格認定有關的“公司文件”

股東姓名或名稱是認定股東資格的最重要的依據,但是,很多文件中均有記載股東姓名或名稱,而這些文件在認定股東資格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又是不一致的,具體包括但不限于:(一)公司章程、(二)出資證明書、(三)股東名冊、(四)商事登記文件、(五)股權轉讓協議、(六)公司股票、(七)其他文件

上述文件是認定公司股東資格的主要證據和核心依據。

二、與股東資格認定有關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一條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應當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

第三十二條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二)股東的出資額;(三)出資證明書編號。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

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第七十三條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轉讓股權后,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并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對公司章程的該項修改不需再由股東會表決。

三、與股東資格認定有關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二十二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其股東資格的,應當以公司為被告,與案件爭議股權有利害關系的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第二十三條當事人之間對股權歸屬發生爭議,一方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其享有股權的,應當證明以下事實之一:

(一)已經依法向公司出資或者認繳出資,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二)已經受讓或者以其他形式繼受公司股權,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第二十四條當事人依法履行出資義務或者依法繼受取得股權后,公司未根據公司法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當事人請求公司履行上述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五條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前款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記載于公司章程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四、與股東資格認定有關的“各地高院文件”

(一)北京高院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京高法發[2008]127號)

第四條公司內部關系中股東之間、股東與公司之間的訴訟,當事人請求確認公司工商登記的股東不具有股東資格、判令公司辦理變更股權工商登記的,法院應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公司股東應當具備的各項條件對相關主體是否具有股東資格進行判斷,并作出實體認定和判決,不能以案件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不屬于民事訴訟范疇為由裁定駁回起訴。

第五條股權受讓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時的股東瑕疵出資但仍然受讓其股權的,公司債權人主張設立時股東與受讓股東對公司債務在瑕疵出資范圍內共同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二)上海高院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司訴訟案件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一)(滬高法[2003]216號文)

(三)處理股權轉讓糾紛的相關問題

1.股權轉讓合同的成立和效力應當依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認定。工商登記只是股權變更的公示方式,不作為股權轉讓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要件。

2.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向他人轉讓股權的,根據《公司法》第35條的規定,應當征得公司半數以上其他股東同意;未經同意轉讓股權且合同簽訂后公司其他股東也不認可的,股權轉讓合同對公司不產生效力,轉讓人應當向受讓人承擔違約責任。受讓人明知股權交易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同意而仍與轉讓人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公司其他股東不認可的,轉讓人不承擔違約責任。經其他股東同意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后,公司應當辦理有關股東登記的變更手續,受讓人得以以股東身份向公司行使權利;公司不辦理相關手續的,受讓人可以公司為被告提起確權訴訟,不得向轉讓人主張撤銷合同。

3.股東以優先購買權被侵害提起確認轉讓無效訴訟的,應以轉讓方為被告,受讓方為第三人。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司訴訟案件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二)(滬高法民二[2003]15號文)

(四)處理股權轉讓糾紛的相關問題

1.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外轉讓股權的,應當向公司和其他股東告知擬受讓人和擬轉讓價格條件,并征求其是否同意轉讓的意見。公司和其他股東應于30日內予以答復,逾期未答復者視為同意轉讓;公司和其他股東再起訴請求撤銷該轉讓行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未足額出資即轉讓股權,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轉讓人將轉讓股權價款用于補足出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有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除外。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未足額出資即轉讓股權,受讓人以轉讓標的存在瑕疵或者受到欺詐為由主張撤銷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有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除外。

3.名義股東未經實際出資人同意而將股權轉讓的,實際出資人按照約定請求名義股東賠償其因股權被轉讓而遭受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在上述訴訟中,實際出資人以其為實際權利人為由主張轉讓行為無效,如其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受讓人系明知轉讓人為名義股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司訴訟案件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三)

(二)處理股權因被繼承、析產或者贈與而與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產生糾紛的問題

繼承人、財產析得人或受贈人因繼承、析產或者贈與可以獲得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財產權益,但不當然獲得股東身份權,除非其他股東同意其獲得股東身份。未取得股東身份的繼承人、財產析得人或受贈人將股份對外轉讓的,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權。

(三)處理多個股東之間行使優先購買權產生糾紛的問題

股東無論對內或者對外轉讓股權時,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均有優先購買權。在多個股東同時要求行使優先購買權時,如果公司能夠形成股東會議決議的,從其決議;沒有股東會議決議的,可按各個股東的出資比例進行配售。

(四)處理股權轉讓中以受讓方對外投資超過該公司自身凈資產的50%而要求撤銷股權轉讓合同或確認股權轉讓合同無效的問題

《公司法》關于公司累計對外投資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50%的規定,屬于對公司內部治理和資本維持的規定;該規定不影響公司外部交易行為中的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故一般應認定股權轉讓合同有效,除非合同雙方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印發《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的通知(滬高法民二[2006]8號)

(四)處理股權轉讓糾紛的相關問題

1.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外轉讓股權的,應當向公司和其他股東告知擬受讓人和擬轉讓價格條件,并征求其是否同意轉讓的意見。公司和其他股東應于30日內予以答復,逾期未答復者視為同意轉讓;公司和其他股東再起訴請求撤銷該轉讓行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未足額出資即轉讓股權,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轉讓人將轉讓股權價款用于補足出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有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除外。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未足額出資即轉讓股權,受讓人以轉讓標的存在瑕疵或者受到欺詐為由主張撤銷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有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除外。

3.名義股東未經實際出資人同意而將股權轉讓的,實際出資人按照約定請求名義股東賠償其因股權被轉讓而遭受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在上述訴訟中,實際出資人以其為實際權利人為由主張轉讓行為無效,如其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受讓人系明知轉讓人為名義股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江蘇高院

江蘇省高院:關于審理適用公司法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2003年6月3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21次會議通過)

3.股東權確權糾紛。

股東與公司之間發生爭議的,應列股東與公司為訴訟主體;股東之間、股東與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之間發生爭議的,應列爭議雙方為訴訟主體,必要時公司可以作為當事人參加訴訟。

4.股票及出資證明書交付請求權糾紛。

公司成立后拒絕交付出資證明書或股票,股東可以公司為被告提起給付之訴。

5.股份轉讓侵權糾紛。

公司違反法律或公司章程規定限制股東轉讓股權的,或者以股東會決議或董事會決議強制轉讓股權或強行代轉讓方決定股權轉讓價格、付款時間或其他條件的,權利受侵犯的股東可以公司為被告提起侵權之訴。

股東以優先購買權被侵害提起訴訟的,應列股權轉讓方為被告,股權受讓方為第三人。

7.辦理股權轉讓手續請求權糾紛。

公司不及時變更股東名冊和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更登記的,股權轉讓方和受讓方均可以公司為被告提起辦理轉讓手續請求之訴。轉讓合同中約定轉讓方有協助義務而轉讓方不予協助的,受讓方可以將轉讓方和公司作為共同被告。

26.公司或其股東(包括掛名股東、隱名股東和實際股東)與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就股東資格發生爭議的,應根據工商登記文件的記載確定有關當事人的股東資格,但被冒名登記的除外。

27.股東(包括掛名股東、隱名股東和實際股東)之間就股東資格發生爭議時,除存在以下兩種情形外,應根據工商登記文件的記載確定有關當事人的股東資格:

(1)當事人對股東資格有明確約定,且其他股東對隱名者的股東資格予以認可的;

(2)根據公司章程的簽署、實際出資。出資證明書的持有以及股東權利的實際行使等事實可以作出相反認定的。

實際出資并持有出資證明書,且能證明是由于辦理注冊登記的人的過錯致使錯誤登記或者漏登的,應當認定該出資人有股東資格。

28.股東(包括掛名股東、隱名股東和實際股東)與公司之間就股東資格發生爭議,應根據公司章程、股東名冊的記載作出認定,章程、名冊未記載但已依約定實際出資并實際以股東身份行使股東權利的,應認定其具有股東資格,并責令當事人依法辦理有關登記手續。

29.認定工商登記文件記載的股東以外的人為股東的,不得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有關股東身份的禁止或限制性規定。

30.股權轉讓人、受讓人以及公司之間因股東資格發生爭議的,應根據股東名冊的變更登記認定股東資格。公司未辦理股東名冊變更登記前,受讓人實際已參與公司經營管理,行使股東權利的,應認定受讓人具有股東資格,并責令公司將受讓人記載于股東名冊。

股權轉讓合同約定辦理完畢工商和(或)股東名冊變更登記手續股權方發生轉移的,未辦理完畢工商和(或)股東名冊變更登記手續之前,仍應認定轉讓人為公司股東。

31.股東之間約定公司全部出資由一名股東投入,其他股東不出資,也不享有股東權利的,應認定該公司實為個人獨資企業。公司內部的權利義務關系按股東之間的約定處理;公司對外債務應由出資人承擔無限責任,其他掛名的股東在其認繳出資的范圍內承擔補充清償責任。

32.以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名義或盜用他人的名義出資并登記為股東設立公司的,應認定實際出資人為股東;因此導致出現一人公司的,應當由冒名人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55.對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進行審查認定,應當依據《民法通則》、《合同法》、公司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并參照與《公司法》有關的行政規章的相關規定。

56.訂立股權轉讓合同的主體不合法或股權為法律禁止轉讓的,股權轉讓合同無效。

57.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簽訂股權轉讓合同的,另一方可以依據合同法規定申請撤銷合同,其中損害國家利益的,應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無效。

58.當事人僅以轉讓方未出資、出資不足或抽逃出資為由請求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訂立合同時轉讓方隱瞞未足額出資或抽逃出資的事實的,受讓方可以請求撤銷合同。

60.公司股東違反章程規定與他人簽訂股權轉讓合同的,應認定合同無效,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章程的該規定與法律規定相抵觸的;(2)章程的該規定禁止股權轉讓的;(3)經股東會三分之二以上有表決權的股東同意的。

61.辦理公司變更登記和工商變更登記是股權轉讓的法定程序,不是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要件。人民法院不應以當事人未辦理有關變更登記手續而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無效。但當事人不能以股權轉讓合同為由對抗工商部門就同一標的已完成的股東變更登記。

62.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向公司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未履行《公司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股東同意手續的,應認定合同未生效。訴訟中,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當事人在一定期限內征求其他股東的意見,期限屆滿后其他股東不作相反意思表示的,視為同意轉讓,可認定合同有效。該期限內有其他股東表示以同等條件購買股權的,應認定合同無效,受讓人只能要求出讓人賠償損失。

經轉讓股權的股東單獨書面征求意見,公司半數以上股東同意轉讓股權的,應視為已辦理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股東同意手續,但章程有特別規定的除外。

其他股東不同意轉讓,又不購買的,應認定為同意股東轉讓股權。雖同意購買股權,但是所給予的購買條件劣于股東欲轉讓的第三人的,應視為不同意購買。

其他股東未能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可以申請撤銷合同。但其他股東追認轉讓合同,或者所轉讓的股權已經登記到受讓人名下且受讓人已實際行使股東權利的,股權轉讓合同有效。

63.股權轉讓合同無效的情況下,應依據合同無效的一般原則處理。轉讓期間受讓人已實際行使股東共益權的,一般不應否定其權利行使的效力。

(四)山東高院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2006年12月26日省法院審判委員會第68次會議討論通過)

24、請求確認股東資格的案件,應當以公司為被告,與案件爭議股權有利害關系的人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25、當事人就股東資格發生爭議提起訴訟的,案由應確定為股東資格確認糾紛。

26、當事人對股東資格發生爭議時,人民法院應結合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出資情況、出資證明書、是否實際行使股東權利等因素,充分考慮當事人實施民事行為的真實意思表示,綜合對股東資格作出認定。

27、股東名冊記載之股東,人民法院應認定其具有股東資格。但有其他證據證明股東名冊記載錯誤的除外。

28、公司未置備股東名冊,或股東名冊未予記載,但在公司章程上簽名并為公司章程記載為股東的,人民法院應認定其具有股東資格。

股東僅以未被股東名冊記載為由主張收回出資或拒絕承擔補繳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9、出資人雖未簽署公司章程,但已經按照發起人協議或投資協議實際出資,并被工商登記記載為股東,出資人主張不具有股東資格,要求收回出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0、出資人按照發起人協議或投資協議向公司出資后,未簽署公司章程,其出資額亦未構成公司注冊資本的組成部分,出資人要求確認股東資格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上述情形,出資人向公司要求收回出資并支付相應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出資人已經實際行使股東權利的,公司可以要求該出資人退還行使股東權利期間所取得的財產利益。

31、股東與第三人約定該第三人無須出資,但可享受公司利潤,第三人要求確認股東資格或要求公司支付利潤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2、當事人僅以股東瑕疵出資為由主張其不具備股東資格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3、公司經股東會決議增資,并與第三人簽訂增資協議收取股款后,拒不辦理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變更手續的,該第三人申請解除增資協議,要求收回出資并支付相應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經實際行使股東權利的,公司可以要求該第三人退還行使股東權利期間所取得的財產利益。

34、公司未經股東會決議與第三人簽訂增資協議收取股款,并辦理股東名冊、工商登記變更手續的,該第三人請求確認股東資格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股東會事后決議追認,或者享有公司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實際認可該第三人享有并行使股東權利的除外。

35、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后,受讓人的股東資格自轉讓人或受讓人將股權轉讓事實通知公司之日取得。但股權轉讓合同對股權的轉讓有特殊約定,或者股權轉讓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解除的除外。

股東將同一股權多次轉讓的,人民法院應認定取得工商變更登記的受讓人具有股東資格。

股東將同一股權多次轉讓,且均未辦理工商登記變更手續的,股權轉讓通知先到達公司的受讓人取得股東資格。

36、實際出資人與他人約定以該他人名義出資自己享有股東權利、承擔投資風險的,該約定不得對抗公司。但實際出資人已經以股東身份直接享有并行使股東權利,其請求否定名義出資人股東資格,并確認自己股東資格的,如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性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實際出資人以他人名義出資,雙方未約定股權歸屬、投資風險承擔,且無法確認實際出資人具有股東資格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之間按借貸關系處理。

37、職工持股會已經辦理社團法人登記的,可以代表職工作為投資主體行使股東權利。職工請求確認股東資格,或者向公司請求收回出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8、盜用他人名義出資的,被盜名者不具有股東資格。

盜用他人名義或以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名義出資的,由實際出資人或直接責任人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39、股東資格未被工商登記所記載的,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工商登記所記載之股東不得以其實際不具備股東資格為由對抗第三人,但被冒名登記的除外。

公司債權人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向被工商登記記載為股東的名義出資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實際出資人直接享有并行使股東權利的,債權人有權要求實際出資人和名義出資人承擔連帶責任。

40、人民法院依法對股權采取凍結保全措施的,股東的表決權、知情權等共益權以及新股認購權、優先購買權等不受影響。

41、股東請求公司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和公司章程、辦理工商登記變更手續,公司拒絕辦理,股東起訴請求公司履行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42、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已對股東資格或股權變動予以確認,第三人以未辦理工商登記變更手續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未辦理工商登記變更手續前,生效裁判文書所確認的股東不得對股權進行處分。

43、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確認股東資格的,不受《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訴訟時效的限制。

(五)浙江高院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關于公司法適用若干疑難問題的理解(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來源:中國民商審判2004年第3卷總第7卷)

6.在出資證明、股東名冊、公司注冊登記文件等對股權的記載有沖突時,何者證明力更強?

一般情況下上述文件對股東身份的記載是相同的,不會發生矛盾和沖突。但由于各種原因,也會經常出現相互間的不一致。例如,股權轉讓后,股東名冊中已作記載但尚未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或已辦理股東的變更登記但在股東名冊中末作相應記載。究竟應以出資證明書、股東名冊的記載還是以股東的變更登記作為股權權屬變更的標志?我們認為,股權的變更登記具有更強的證明力,理由是:

(1)在法律上,以登記獲得的權利通常都以登記形式轉移;

(2)出資證明書和股東名冊只是公司出具和控制的股權證明形式,易出現不規范和隨意行為,不具有登記所具有的公示力和公信力;

(3)股權代表著十分重要的財產利益,為防止和減少可能的紛爭,有必要規定與不動產轉讓類似的登記生效或登記對抗要件。

7.違反出資義務股東的法律地位如何?

股東資格取決于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的記載,更重要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的確認,這些文件不能作為直接證據證明該股東已履行出資義務,但卻是證明其股東資格的直接證據。若否認違反出資義務股東的股東資格,也就否定了其與公司之間的法律聯系,對其出資責任的追究也就失去了根據。因此,違反出資義務的股東仍然享有作為股東的權利,只是其只能就其出資的部分主張權利,對未出資的部分,即使補足了出資,也只能對此后的公司管理和公司盈余主張權利。

8.追究股東出資義務應如何確認當事人的訴訟地位?

對股東出資責任的追究是最為常見的訴訟請求,對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行為,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了未出資股東的出資填補責任和實物出資的其他發起人的連帶認繳責任。這種責任屬于未足額出資股東對公司的侵權責任和對足額出資股東的違約責任。因此,相應的訴訟當事人應以公司或足額出資的股東為原告,以未足額出資的股東為被告。

五、律師建議

關于“股東資格認定”問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的認定標準,最高院也沒有明確統一的司法裁判規則,各地高院出臺了大量的紛繁復雜的細則性規定,導致實踐中法官和律師都很“頭暈”,沒有統一的審判尺度,使得股東資格認定問題在審判過程中爭議極大。

律師推薦:宜昌律師梁平律師邵陽律師湖南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陳曉峰

陳曉峰

執業證號:

13302201310847958

浙江宇邦律師事務所

簡介:

2012年起從事律師工作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陳曉峰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社旗县| 蒙自县| 布尔津县| 手游| 石渠县| 肥东县| 卢湾区| 葫芦岛市| 麦盖提县| 巴彦淖尔市| 新泰市| 新建县| 怀宁县| 福泉市| 绿春县| 衡水市| 上犹县| 泰兴市| 突泉县| 西乌| 乡宁县| 洛川县| 涪陵区| 外汇| 蓝田县| 磐石市| 原平市| 四子王旗| 石嘴山市| 新闻| 东港市| 西和县| 苍溪县| 谷城县| 崇信县| 扬州市| 沅陵县| 镶黄旗| 宁河县|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