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監護人致害責任的歸責原則
1、被監護人的行為致他人損害,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被監護人”是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法律賦于監護人有精心監護被監護人之義務。對被監護人不僅要言傳身教,而且要全面、細致盡其教養、培育之責任。基于監護人的特殊地位和責任,法律對其要求十分嚴格。在被監護人侵權中,只要有被監護人侵權損害他人之事實,則推定監護人有過錯,換句話說,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時,監護人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證明自己盡到了監護責任,沒有過錯的,該事由僅成為減輕民事責任的抗辯事由;基于該事由的存在,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的損害時,監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適當減輕自己的民事責任。因為監護義務是十分廣泛而又難以窮盡的,加重監護義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盡到監護責任,并非圓滿地履行了監護義務。故只能減輕責任,而不能免責。
2、被監護人的行為致他人損害,幼兒園、學校或醫院要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的,也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換句話說,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給他人造成損害的,只有在單位有過錯時,才可以責令這些單位承擔適當的賠償責任。在這種情形下,幼兒園、學校或醫院承擔賠償責任需具備以下條件:
(1)被監護人僅限于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
(2)須特定的被監護人受到傷害或給他人造成損害;
(3)須幼兒園、學校或醫院對損害事實的發生有過錯。
另外,在這種情形下的法律適用尚需注意以下三點:
(1)幼兒園、學校或醫院承擔適當的賠償責任,這種賠償責任不適用全部賠償規則,而是應當根據幼兒園、學校或醫院的過錯程度,適當加以賠償。
(2)被監護人在幼兒園、學校或醫院實施侵權損害行為,幾乎都與監護人的哺育培養、言傳身教有關,至少也受其影響,理應推定其有過錯,因此對于這種情形下的損害,監護人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特定的被監護人在幼兒園、學校或醫院外的行為致他人損害的,原則上僅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但幼兒園、學校或醫院對特定的被監護人的監督和保護義務延伸至幼兒園、學校或醫院之外的,在有過錯時,它們也要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比如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校車接送往返幼兒園,在校車內打傷另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有什么流程
2021-01-19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