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有一些口耳相傳的法律知識,流傳甚廣,但是卻被嚴重誤解。2015年4月21日筆者寫了一篇文章《生活中被嚴重誤解的法律常識》之“父債子還”和“分居兩年自動離婚”,該文被大量轉載。遺憾的是很多網站(公眾號)轉載時根本沒有注明或保留出處。本文將解析另外兩個被嚴重誤解的法律常識:“非法同居”和“殺人償命”。歡迎轉載,但請注明出處。
一、非法同居
這是一個被誤解很深的說法。目前,對于未婚男女,即使雙方都沒有配偶,未婚而同居的還沒被習慣性的稱為“非法同居”。“非法同居”,這個概念最初出現在1989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其中第3條規定:“自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之日起,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關系對待。”但是,2001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及2003年10月1日國務院頒行《婚姻登記條例》時已經刪除了“非法”二字。也就是說司法審判中,已取消了“非法同居關系”,取而代之的是“同居關系”法律用語。
由于《婚姻法》及其它法律中,沒有規定無配偶男女不能在一起同居生活的規定,而法律沒有規定的行為,都是可行的。所以將這種同居行為指責為“非法”,沒有法律依據,這種指責本身就是“非法”的。但是,對于有配偶者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的情形,違反《刑法》的相關規定,構成重婚罪的,則又當別論。
二、殺人償命
“殺人償命”是原始的同態復仇思想的體現,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復仇觀。漢高祖進關時約法三章,其中第一條就是“殺人者死”,這也成為了漢朝刑事立法的一條核心原則。國外,在羅馬法之前的《漢穆拉比法典》中就規定了,侵害他人身體的,準予受害人對侵害人同樣的身體部位實施同樣的打擊。但是,這種同態復仇的方式逐漸被其他更文明的方式替代,如限制人身自由刑、贖刑等。
文明社會發展到今天,很多國家已經廢除死刑。我們國家雖然沒有廢除死刑,而根據我們現行《刑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可以看出,殺人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償命,而是要考慮殺人的動機、手段、社會影響以及具有屬于正當防衛、自首情節等確定是否適用死刑。故意殺人罪的最低刑期是三年有期徒刑。
綜上所述,“殺人償命”這個觀點已經與現代文明社會格格不入,應該予以摒棄;而由于經歷了幾千年歷史洗禮的復仇觀念,在中國人心中已然根深蒂固,很難改變,在中國要想廢除死刑,將是一條很漫長的道路。但是,從世界范圍來看,廢除死刑是大勢所趨,而且我國已經在逐漸減少死刑的罪名及適用,并實行“少殺、慎殺”原則,相信最終也將廢除死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賠償案件可以調解嗎
2021-03-19律師可做哪些事情
2020-11-14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中國公民能不能在外國結婚
2021-03-02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安全責任事故保險拒賠的理由
2020-11-11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土地承包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