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份信息被泄露算不算被侵權?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六十二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一)規定中,第十二條明確表示,“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公開自然人基因信息、病歷資料、健康檢查資料、犯罪記錄、家庭住址、私人活動等個人隱私和其他個人信息,造成他人損害,被侵權人請求其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但下列情形除外:
1、經自然人書面同意且在約定范圍內公開;
2、為促進社會公共利益且在必要范圍內;
3、學校、科研機構等基于公共利益為學術研究或者統計的目的,經自然人書面同意,且公開的方式不足以識別特定自然人;
4、自然人自行在網絡上公開的信息或者其他已合法公開的個人信息;
5、以合法渠道獲取的個人信息;
6、法律或者行政法規另有規定。
(二)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方式公開前款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個人信息,或者公開該信息侵害權利人值得保護的重大利益,權利人請求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國家機關行使職權公開個人信息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
第十條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時,應當刪除下列信息:
1、自然人的家庭住址、通訊方式、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健康狀況、車牌號碼、動產或不動產權屬證書編號等個人信息;
2、法人以及其他組織的銀行賬號、車牌號碼、動產或不動產權屬證書編號等信3、涉及商業秘密的信息;
4、家事、人格權益等糾紛中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
5、涉及技術偵查措施的信息;
6、人民法院認為不宜公開的其他信息。
身份信息被泄露算不算被侵權呢?其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在未經當事人允許,之后非法公開和泄露他人信息是要負責法律責任的,所以是構成了侵權行為。如果你生活中遇到以上的問題無法判斷對錯,需要律師幫助的時候,可以在律霸網進行專業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屬不配合治療導致病員死亡該怎么處理
2020-12-23高空拋物砸車物業承擔責任嗎
2020-12-31股權眾籌融資是否涉嫌非法集資
2021-03-20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談法人型聯營合同終止后續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