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臨時雇工人身損害如何賠償
勞動法第二條對該法的適用范圍規定得十分明確,即其用人單位主體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等。由于個人雇工的雇主是上述用人單位以外的主體,故其雇主與雇工之間的糾紛不適用勞動法的有關規定,也就是說,它不能按照勞動爭議的解決方式去解決。
另外,由于個人雇工具有短期性、臨時性特征,指望雇主為雇工繳納工傷保險基金既不可能也不現實。正因為如此,工傷保險條例也沒有把個人雇工納入工傷保險范疇。因此,當個人雇工人身損害賠償發生后,在程序上既不需要工傷認定也無需如勞動爭議那樣把勞動仲裁作為民事訴訟的前置程序。工傷認定的作用是保障職工獲得工傷保險待遇,而個人雇工因其不可能參加工傷保險,故作工傷認定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因此,當個人雇工人身損害賠償在適用程序上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作為民事訴訟直接由人民法院受理。
什么是個人雇工
個人雇工是指雇主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主體,而事實上其與雇工即勞動者之間又形成了勞動關系或者事實勞動關系,雇工受雇主的雇請而為雇主做工,雇主給雇工支付勞動報酬即工資(俗稱“工錢”)的一種雇傭形式。
在形式上,個人雇工同樣存在訂立書面合同的個人雇工關系和未訂立書面合同的個人雇工關系。
(一)性質
從字義上看,“雇”在辭典上的解釋為:出錢讓人給自己做事。個人雇工,顧名思義,它在本質上是一種雇主與雇工之間形成的勞動關系,與勞動法意義上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是一回事,是在雇主與雇工雙方合意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產生這種關系的前提是雙方的書面合同或者口頭協議。在學術界,有觀點認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其理由是勞動者的工作要受用人單位的指派或安排,不是以勞動者的意志為轉移的。筆者以為不然。
因為勞動者之所以接受用人單位的指派或安排,是因為在雙方之間存在著基于平等主體之間的合同協議,根據合同協議,勞動者的主要義務就是接受用人單位的指派或安排做工。由于簽訂協議的主體地位平等,雙方的法律地位也必然是平等的,不存在此高彼低的現象。從勞動法的有關條款、《工傷保險條例》、《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動部關于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受理問題的通知》等的規定完全可以看出,勞動爭議的最終落腳點都是民事上的權利義務。因此勞動關系或者雇傭關系在法律性質上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二)特征
1、雇主與雇工之間是一種雇傭關系,雇工受雇主的雇請而為雇主做工,雇主給雇工支付勞動報酬。
2、個人雇工一般都是短期行為,時間上以完成一定數量的工作為期限。
3、個人雇工因其短期性、臨時性和不確定性,一般不簽訂正式的書面合同,大都為口頭協議。
個人雇工與勞動關系的區別與聯系
個人雇工與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關系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一種雇傭關系。其主要區別就在于兩者雇主的主體不同,前者為非用人單位(含一般個人),后者為用人單位。從邏輯上講,二者是矛盾關系中的兩個不相容概念,二者的外延相加剛好窮盡了雇傭關系的全部外延。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個人臨時雇工人身損害如何賠償”的相關知識。要在現實生活中的的實際情況是比較復雜的,當然具體問題要我們具體是分析。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設立已經出資款項如何返還
2021-02-17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監視居住手機被監聽嗎
2021-01-31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中國人之間結婚手續是什么
2021-03-13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是什么
2020-12-24土地網拍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3公房承租人死亡后,拆遷補償款屬于遺產嗎
2021-02-15拆遷維權律師何時介入才最有利呢
2020-12-22征地拆遷維權律師何時介入才最有利呢
2021-02-25廠房搬遷員工怎么安置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