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1日下午4時許,原告王某因高考結束,在家無事,即到母校崇仁二中欲碰同學打籃球。當原告王某趕到學校球場時,被告姜某與原告的同學周某、吳某、付某、樂某等九人已自發組織正在進行籃球比賽。被告與吳某、樂某三人為一組,原告與周某、付某為一組,雙方進行對抗賽,未設裁判員。在打球過程中雙方進行激烈的爭奪,原告在對抗中手曾碰到被告的臉,被告在隨后的防守中也二次沖撞了原告,雙方引起了爭執被同學勸解。在最后一個關鍵球時,原告王某接到隊友的傳球后,從左側運球至欄下跳起突破上籃,被告姜某見狀即從右側上前跳起封蓋,雙方發生身體碰撞,原告身體失去重心,摔倒在欄桿旁側。
原告受傷后在江西省崇仁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左尺、撓骨骨折,并經評定為傷殘八級。雙方曾因損失賠償問題發生糾紛,經崇仁縣巴山公安分局調處未果。經核定原告醫療費11173.70元、后續治療費4000元、護理費392.56元、交通費38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36元、營養費170元、殘疾賠償金51718.32元、鑒定費1200元,合計經濟損失69171.58元。另查,原告王某,于1989年12月24日出生,巴山鎮城鎮居民,高考后即被西北政法學院錄取。其父系下崗工人,母親無工作,屬城鎮低保對象,家庭生活困難。
【爭議焦點】:被告行為有無過錯,是否構成侵權,應否承擔賠償責任。
原告認為被告在比賽中打球很兇,有多次犯規行為等,被告造成原告傷害存在過錯,屬侵權行為應承擔過錯賠償責任;被告則認為藍球比賽要求隊員勇猛直前,原告受傷自己無過錯屬意外事件,不構成侵權,原告訴請沒有法律根據,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裁判要點】
一審法院認為,藍球比賽具有對抗性及人身危險性的風險。這種對抗性必然存在沖撞、搶奪、進攻、封蓋的基本運動行為,在強烈的身體對抗中發生人身損害是極有可能的,出現人身損害事件按常識應在意料之中。在激烈的藍球對抗賽中因進攻防守運動本身就存在較多的身體接觸,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原被告之間出現相互碰撞等引發的受傷事件屬于正常現象,對此雙方當事人對本案損害的發生均無過錯。原告苛求被告在對抗中應盡更高注意義務不符合藍球比賽本身的特點。原告所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被告主觀上有報復傷害原告的故意,且被告的防守動作是否犯規未設裁判員居中裁判,故原告受傷雖由被告引起,但被告不應對原告損害后果承擔過錯侵權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本案原告系在校學生,未成年人,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且其法定代理人為下崗工人,家庭經濟狀況較困難。被告為人民教師,成年人,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且原告受傷的人身利益大于被告財產利益,原告損害后果亦較重,為平衡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綜上具體情況根據公平原則由被告分擔原告合法經濟損失的50%為宜。一審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判決:由被告姜某分擔原告王某經濟損失69171.58元的50%計人民幣34585.79元。
宣判后原、被告均不服,各自均堅持一審中的意見上訴于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二審審理確認了一審查明的事實。二審法院認為,雙方當事人因打藍球發生身體碰撞,而使王某摔傷致殘,為此給王某造成了經濟損失。雖然姜某對王某的摔傷沒有過錯,適用公平責任原則,應酌情對王某給予經濟補償。但原審法院按劃分比例判決補償不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三)項之規定,作出終審判決:變更由姜某補償王某經濟損失16000元。判決生效后當事人已自行履行。
【評析】
自發組織藍球、足球比賽等激烈的體育競技運動引發傷害案件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本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典型性。司法實務中對這類特殊案件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同樣案件由不同的法官審理因認識差異,導致各地法院的處理也不一致,有的法院按致害人有過錯屬侵權行為,由致害人承擔相應的過錯賠償責任處理(本案中即為原告所持觀點);有的法院則按致害人無過錯,以受害人自愿承擔危險理論損害后果自擔而駁回受害人訴訟請求處理(本案中即為被告所持觀點),這種作法在大多數法院中較為普遍。本案一、二審法院既未采納原告意見,也未采納被告意見,根據個案情況兼顧雙方當事人利益,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適用公平原則由致害人給予受害人一定補償處理。本案判決后當事人自覺履行了義務,糾紛案結事了,在當地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思考】
對有具體的組織者組織進行的藍球比賽等激烈的體育運動中造成的運動員人身損害,在實踐中由組織者或由投保了保險的保險部門承擔損失的認識當無疑議,一般也不會產生糾紛。所要探討的是,自發組織的藍球比賽等激烈的體育運動中引發的參與者傷害事故由誰負責,實踐中卻爭議較大。
【案情】2006年6月11日下午4時許,原告王某因高考結束,在家無事,即到母校崇仁二中欲碰同學打籃球。當原告王某趕到學校球場時,被告姜某與原告的同學周某、吳某、付某、樂某等九人已自發組織正在進行籃球比賽。被告與吳某、樂某三人為一組,原告與周某、付某為一組,
一種意見認為持應由致害人承擔賠償責任觀點的人認為,致害人在運動中對其他參與者的損害應瑾慎盡到注意義務,應盡到而沒有盡到的或者致害人屬犯規行為致傷他人的,致害人的行為即存在過失屬侵權行為,應承擔相應的過錯賠償責任。
另一種意見認為不適用所謂的公平責任,致害人與受害人均無過錯,參加體育運動受損的受害人應對損害后果自擔。激烈的藍球、足球等體育運動具有群體性、對抗性及人身危險性的風險,參與者既是危險的潛在制造者,又是危險的潛在承擔者。按照通常的知識,這種運動是一種對抗強烈的體育活動,沖撞、搶奪、撲救、沖擊是基本的運動行為,在強烈的身體對抗中,發生人身損害是極有可能的,任何人參加這樣的體育運動,都應當意識到這樣的風險,參加體育運動本身就是一種自愿承擔危險的行為。自愿承擔危險也稱為自愿承擔損害或者稱為受害人同意,含義是受害人承諾或者自愿承擔損害的具體內容,致害人據此可免責的事由。其中又可分為明示的危險承擔和默示的危險承擔,默示的危險承擔是指當事人雖未明確表示但完全了解對方的行為可能導致其自身受到傷害的危險,但仍自愿選擇該種行為,顯示當事人有接受該危險的意愿的情形。對于自發組織自愿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即屬此類,其在運動中非主觀故意致他人傷害的或者自身受到傷害的,致害人和受害人均無過錯,不屬侵權行為。再者,開展體育運動的宗旨是通過體育活動強化鍛煉,增強國民身體素質,培養拼搏精神,如果在體育運動中受到傷害就一定要追究無過錯人的責任,導致更多的人害怕承擔意外傷害責任,而不敢參加體育活動,這就從根本上損害社會、民族利益,也有悖運動競技初衷。
筆者認為,根據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應同時具備四個方面: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后果)。2、行為的違法性。3、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間的因果關系。4、行為人的過錯。自發組織參加體育競技運動中造成運動員的傷害,正如上文所述行為人沒有過錯,如果要求運動員在對抗性運動過程中應盡更高注意義務顯屬苛刻,不符合這類比賽本身的特點,也會使這類比賽失去意義,不利于社會積極鼓勵參與體育活動,增強國民體質宗旨實現。由于這類運動群體性、對抗性、人身危險性本身的特點,只要不是運動員的故意行為,出現的正當危險后果是被允許的,一般情況下正當危險的制造者不應為此付出代價,即便被判犯規依體育競賽規則也僅屬受競賽處罰的范疇,其行為不具違法性,不符合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因此發生這類事件,不應認定為侵權無疑是正確的,筆者對此持相同觀點。但筆者認為當發生此類案件,具體情況仍應作具體分析,一般情況下,當受害人損害程度不重或受害人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承受能力時原則上應由受害人損害自擔為宜。特殊情況下,當受害人損害較重且不具備足夠的經濟承受能力時,如一味不考慮個案情況,具體問題不作具體分析,以受害人自愿承擔危險的原則,千案一面地判決由受害人損害自擔而使當事人的利益產生重大失衡時,片面強調所謂的社會利益更有違社會的公平正義,也不足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川律師,男,1988年10月出生,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 從2015年12月至今,執業于廣東邦昊律師事務所,加入邦昊律師團隊之前,曾在北京市金杜(廣州)律師事務所公司證券組工作,主要執業領域為證券(境內上市)、重組與改制、債券發行、公司收購與兼并、公司私募融資、新三板掛牌等。 萬川律師曾參與了數十家大中型中國境內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外商投資企業的重組、改制、私募融資、境內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新三板掛牌項目,具體涉及到物流倉儲、商業特許經營、百貨零售業、房地產、制造業、供應鏈、醫藥及能源等。
寬帶賬號密碼是否屬于“公民個人信息”
2021-01-11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4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